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二材料运用比较多材料教学分解.ppt

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二材料运用比较多材料教学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曹红梅 明清(鸦片战争前)1368年-1840年(清朝结束于1912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明太祖(谥号)(又称洪武帝-年号)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起义,明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1368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初期,康乾盛世。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灭亡。共历十帝,凡二百六十八年。 1636年 农耕文明遭遇工业文明 封建时代遭遇资本主义时代 当乾隆遇到华盛顿,他们会聊什么? 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 乾隆帝(1711-1799年) 结合课时导言和资料回放,分析原因: ①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②鉴于元朝相权过大,专权乱政 ③ 一、废除宰相制度 材料1、黄仁宇:“中国历代创业主中,只有朱元璋的出身最为微贱”。 材料2、吴晗:朱元璋“是一个十足自私惨刻的怪杰”。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 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遇到太监懒批的,便把来当作包鱼包肉的废纸用。这种黑暗腐败,在历史上,只有明代有。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废除宰相制度有什么影响? 影响: 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弊为主:①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明中后期太监乱政,统治黑暗腐败。 据史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共3291件事。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 。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成祖即位,特简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与机务。……编、检、讲读之官,亦不得相关白。……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朝内阁制度 材料二 请思考: (1)材料一所述现象的出现源于什么制度的改革?明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殿阁大学士职权演变的过程。 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不同点: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责 任免 对皇权影响 宰相制度赋予,法定 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 一级决策者(机构) 咨询机构,无决策权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若内阁与六部发生意见,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不该管的事而管,不该揽的权而揽,此是权臣,非大臣。权臣弄权与大臣当权------权臣弄权,这是违反国法的,也是违反政治上的传统道德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制度与法术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壬子(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梿(lián )《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材料一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三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