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sc.ujn.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姓名:刘宗明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65年07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行政职务:科技处处长
联系电话0531
邮箱ost_liuzm@ujn.edu.cn
通讯地址|邮编: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科技处|250022
研究领域、学习工作经历、学术兼职等情况
研究领域:多相流理论与应用(粉体工程),热能工程
招生领域:多相流理论与应用(粉体工程),热能工程、资源综合利用
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能源学会理事;山东颗粒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管道气力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学习简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年9月~1993年4月: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2006年12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5年7月~现在:济南大学(原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工作;
1985年7月~2004年6月:济南大学材料学院(原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材料系),历任反应工程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系副主任(副院长)等职,1997年11月晋升副教授,2003年10月晋升教授;
2004年6月—2012年11月:济南大学科技处,历任副处长、处长等职。
目前任济南大学科技处处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济南大学校聘A3岗位教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合作导师。
个人荣誉:
2010年,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荣誉称号;2011年,获第五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个人奖”;2012年,获“山东省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奖励:(包括项目、鉴定、论文、专著、专利等)科研(鉴定)成果:
近年来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计划、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在内的各级项目十多项
在研项目(主持):
粉体相关性能与浓相气力输送特性的关联性研究——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粉体性能的浓相气力输送设备开发中关键技术——2009年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
全氧燃烧玻璃纤维窑炉热工过程优化研究——2010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浓相气力输送过程固体速度监测装置开发——2011年山东省大型仪器升级改造项目;
分支管道气力输送特性分析与工程应用——2011年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
专利与奖励:
节能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应用研究——200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
浓相气力输送工业粉体的适应性研究及设备开发——201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
用于新型建材的工业粉体的高浓度气力输送设备开发与应用——2010年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首位;
材料专业热工类课程群的建设与应用——2004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首位;
浓相气力输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2006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首位;
高温热管翅的性能研究——2005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二位;
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科研项目招商:
本人长期致力于多相流理论与应用(粉体工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系列浓相气力输送工业粉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工业窑炉的节能诊断分析”等相关技术成果。
科研教学论文:
围绕研究方向,在《建筑材料学报》、《硅酸盐通报》、《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教材著作:《In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nse Phase Pneumatic Conveying in Long-Distance Pipe. 2011,克罗地亚INTECH出版社。
教学及研究生培养情况
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热工过程与设备》、《流体力学与设备》、《气固两相流》等课程。主持完成了《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群建设,“材料专业热工类课程群的建设与应用”成果获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获得山东省精品课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