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哲学系精品课程PPT系列024朱熹.ppt
第二十四讲:朱熹 The Philosophy of Zhuxi 理学 理与气 太极与理一分殊 心、性与情 格物致知 理欲之辨 一. 理学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生于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死于公元1200年(宋宁宗庆元六年),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二. 理与气 理气先后 理气动静 1. 理气先后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一)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 “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语类》卷一) 2. 理气动静 “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语类》卷九十四)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同上) 三. 太极与理一分殊 太极 理一分殊 1. 太极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至耳”(《答程可久》) “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底道理,……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语类》卷九十四) 2. 理一分殊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语类》卷一)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文集·答黄伯商》) 四. 心、性与情 心与性 未发已发 心统性情 1. 心与性 朱熹以为理在气之先,心却是有形体以后才有的。他又说:“心者气之精爽。”(《语类》卷五)“是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同上)。 心虽然是“理与气合”而后有,但也可以说心包含了理与气。他说:“心之理是太极,心之动静是阴阳”(《语类》卷五),又说:“所觉者心之理也,能觉者气之灵也。”(同上) Have A Break! 2. 未发已发 “性情一物,其所以分,只为未发已发之不同耳。若不以未发已发分之,则何者为性,何者为情耶?”(《答何叔京》) “情之未发者性也,是乃所谓中也,天下之大本也。性之已发者情也,其皆中节则所谓和也,天下之达道也。”(《太极说》) 3. 心统性情 “心主于身,其所以为体者,性也;所以为用者,情也,是以贯乎动静而无不在焉。”(《答何叔京》) “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如统兵之统,言有以主之也。”(《语类》卷九十八) 五. 格物致知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补大学格物传》) 六. 理欲之辨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人心与道心 1.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朱熹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也叫做“天地之性”,也就是先验的理性,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一是“气质之性”,决定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来的。他认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语类》卷四),“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答黄道夫》)。人是理与气结合而生成的,其所禀受的理,表现为天命之性(后来的程朱学派也称之为“义理之性”);其所禀受的气,构成为身体,而气与理结合在一起,就表现出气质之性。他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答郑子上》) 2. 人心与道心 朱熹把心分为 “道心”和“人心”。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道心”;感性情欲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或牵累,发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 朱熹认为,“人心”、“道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精神主体,只是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来讲,就叫做“道心”。所以他说:“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语类》卷七十八)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而不可并存的,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语类》卷十三)因此,“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同上)。 七. 思考 论述朱熹的理气观。 评论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 谈谈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五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ppt
- 六年五班.ppt
-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 一些建议.ppt
- 关注健康 拥抱快乐——心理健康标准漫谈.ppt
- 关注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ppt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1(阎欢).ppt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赢得家庭幸福快乐 闵行教育信 <.ppt
- 养生与癌症.ppt
- 养生之起居有常.ppt
- 养生之道三.ppt
-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南京市江宁区12月六校联考英语试卷.docx
- 英语:28天话题词汇分类速记表 @简单初中生.pdf
- 22小升初政策问答汇总(截止6月4日18点) (1).pdf
- 商业银行的会计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 .pdf
-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 .pdf
- 【财务制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WORD30页) .pdf
- 【2018-2019】小学科学观察法的研究-优秀word范文 (16页).pdf
- 从客户数字化转型逻辑看运营商DICT策略优化.pdf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pdf
-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21修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