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2008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亚洲经济的发展).ppt
第六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第4讲 亚洲经济的发展 巩固练习 (2007江苏历史)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巩固练习 (2007重庆文综)促进日本和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 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巩固练习 (2007重庆文综)印度、伊拉克、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人口压力、粮食短缺、经济单一 B.人口压力、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C.教派纷争、边界争端、市场狭隘 D.粮食短缺、经济单一、市场狭隘 一试身手 (2007上海历史)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一试身手 问题:(8分) (1)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呈现何种趋势? (2分) (2)自1700年至1913年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国和日本的人均GDP为何增加不多? (1分) (4)近代以来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于英、德、日三国,原因是什么? (2分) 一试身手 参考答案: (1)英、德、日的人均GDP快速上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缓慢。 (2)英国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3)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 (4)中国的人均GDP持续落后有诸多原因,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等。 欢迎光临湖南炎陵一中!谢谢使用本课件!再见! 2008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世界近代现代史 制作 湖南炎陵一中 肖秀灵 基础知识点拨 1、东亚和东南亚经济起飞原因 ①二战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为亚洲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②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外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基础知识点拨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 1)新加坡 ①政策(战略)特点: 60年代“进口替代工业” 70年代“出口主导型”战略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发展三高产业 ②成就: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名列世界前茅,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③问题与不足:面积小,市场狭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匾乏。 基础知识点拨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 2)韩国 ①政策(战略)特点: 60年代初“进口替代工业” 60年代中,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②成就: 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名列世界前茅; 造船业、汽车业、电子工业闻名于世 。 ③问题与不足: 对国际市场、外国资本依赖性强; 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军人与资本结合产生许多弊端 。 基础知识点拨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 3)印度 ①政策(战略)特点: 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政策 ②成就: 建立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基本实现粮食自给, 科技取得较大成就 ③问题与不足: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基础知识点拨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 3)印度 ①政策(战略)特点: 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成就: 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③问题与不足: 穷国与富国矛盾尖锐 基础知识点拨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 4)启示 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 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解析:首先排除含“经济单一”的选项,因为印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印度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广阔。故排除ACD,选B。 重点难点阐释 1、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成功经验 不利因素: ①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成功经验: ①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占略,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60年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又制定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工业。 ②着手进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资本和高增值的新兴工业企业。 重点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