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44张)讲义.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课件(44张)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研读诗句,体会诗歌的内涵。 比喻,描写了江水里的月影和云彩。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霞之美,想象奇特。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研读诗句,体会诗歌的内涵。 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不直接说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故乡之水一路恋恋不舍地送诗人远行,使奔流的江水含蓄而饱含情感,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岳阳楼在洞庭湖的西面,长江的南面。夕阳西下,没有晚风,酒楼的招牌静止着。我登上岳阳楼的地方,是划分吴国和蜀国的地方。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我徘徊在洞庭湖和君山之间。我为了躲避战乱,行程万里,奔波三年,今日登高远望,该有怎样的心情呢?已是两鬓白发,在寒冷的秋天登楼凭吊古人,(我望着)远处的古树,一片青色的苍茫,隐含着无限的悲凉。 3.名句赏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氛围。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基调。 3.名句赏析。 (2)颔联描述了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观以及观赏时的心境。表现了诗人伤悲惆怅之情。 3.名句赏析。 (3)“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恰当地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3.名句赏析。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怎样理解加点的词语? “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互映衬,且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归纳总结 主题聚焦 1.《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情感。 2.《登岳阳楼(其一)》诗人通过写随逃亡难民,南奔襄汉,颠沛流离的经历和登楼凭栏吊古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历经风霜的憔悴悲伤之绪,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渡荆门 送 别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叙事) 山、水→远景 月、云→近景 (绘景) 由景生情,留恋故乡(抒情) 景色 壮阔 依依 不舍 登岳阳楼 地理位置,苍茫暮色 融情入景,借景抒怀 悲伤哀痛,无限愤懑 顾影自怜,感慨身世 气象宏阔 苍凉悲壮 拓展延伸 李白10大经典诗句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拓展延伸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30课 诗四首 第一课时 赏 读 《归园田居》 《使至塞上》 资料助读 1.作者链接。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背景介绍。 (1)《归园田居》(其三)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八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他后来终老田园,不再出仕。 (2)《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描写了出塞沿途的景色。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或解释 荒秽: 荷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