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微-大豆06第三章传统大豆制品-天培与纳豆解读.ppt

徐微-大豆06第三章传统大豆制品-天培与纳豆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传统大豆制品 第六节 天培与纳豆 第六节(一) 酱类制品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酱的概念 酱是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及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熟的发酵型糊状调味品。 在古书记载中,酱是醯和醢的总称。 备注:醯(xī醋的旧称); 醢(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酱品的生产历史 1、史料记载,远在3000年的周朝有酱的生产,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必不可少,在?论语乡党篇?中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话语。 2、最初记录豆酱的做法在西汉。唐颜氏注“酱,以豆合面而为之…………,食之有酱”。是我国古代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而酿造豆酱的最早记载。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酱品的生产历史 3、我国北魏(公元386—534年)的《齐名要术》一书对制酱法的要求是:12月、1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3月为下时。在制酱方面把制酱用曲称“黄衣、黄蒸”。 黄衣:用整粒小麦制曲 黄蒸:用麦粉制曲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酱品的生产历史 4、唐宋朝代:黄酱 甜面酱的传统法生产 5、新中国成立后,推广了“种曲制造方法”,人工制曲替代自然制曲;发酵方法也由蒸气保温代替日晒夜露,不受季节限制。20世纪50年代的保温速酿和无盐固态发酵、低盐固态发酵。 6、20世纪70年代,太阳能制酱,酶法生产甜面酱,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酱的分类(豆酱、面酱、复合酱) 1.豆酱 以豆类为主要原料经过曲霉菌的分解、发酵成熟的一类调味品。 常见的有干态豆酱、稀态豆酱、蚕豆酱、杂豆酱等。 优质豆酱黄褐色或红褐色,鲜艳,有光泽,具酱香和酯香及浓郁豆香,无不良气味;入口咸鲜,口感醇厚,无苦味、焦烟味、酸味及其他异味;体态黏稠适度,无霉变,无杂质,含盐量≥12%。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酱的分类(豆酱、面酱、复合酱) 2.面酱 以谷类为主要原料,利用曲霉菌分解发酵后制得的一类酱类调味品。 常见的有小麦面酱、杂面酱等。 优质豆酱黄褐色或红褐色,鲜艳,有光泽,具酱香和酯香,无不良气味;入口咸鲜甜浓,醇厚,无苦味、焦煳味、酸味及其他异味;体态黏稠适度,无霉变,无杂质,含盐量≥7%。 一、酱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酱的分类(豆酱、面酱、复合酱) 3.复合酱 以豆、面等酱为基料,添加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酱类。 常见的有蒜蓉辣酱、辣面酱、郫(pí)县豆瓣酱等。 二、酱的酿造工艺——面酱 (一)面酱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蒸熟、接种、发酵、磨细等工艺制成的以咸、甜、香为主要风味的半流体状调味品。 二、酱的酿造工艺——面酱 The end ! 第六节(二) 豆豉 第六节(二) 豆豉 豆豉是整粒大豆(或豆瓣)经蒸煮发酵而成的调味品。它味道鲜美可口,既能调味,又能入药,长期食用可开胃增食、消积化滞、驱风散寒。 第六节(二) 豆豉 从形态看,大多数豆豉为完整的发酵豆,但也有豆瓣状的。 以加工原料分,可分为黄豆豆豉和黑豆豆豉两类。 以口味又可分为淡豆豉、咸豆豉和酒豆豉三类。淡豆豉又称家常豆豉,它是将煮熟的黄豆或黑豆,盖上稻草或南瓜叶,自然发酵而成的。咸豆豉是将煮熟的大豆,先经制曲、再添加食盐、白酒、辣椒、生姜等香辛料,入缸发酵晒干而成的。将咸豆豉浸于黄酒中数日,取出晒干,即制成酒豆豉。 以发酵微生物来分类,豆豉可分为毛霉型豆豉、曲霉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三种。 以产品形态分可分为干豆豉和水豆豉两类。 第六节(二) 豆豉 第六节(二) 豆豉 生产豆豉要选择蛋白质含量高、颗粒饱满的小型豆。新鲜豆比陈豆为佳。生产黑豆豆豉所用的黑豆,尤其应注意新鲜程度。长期贮存的黑豆,由于种皮中的单宁及配糖体受酶的水解和氧化,会使苦涩味增加,影响成品风味。同时,经长期贮存的黑豆,表面的角质蜡状物由于受酶的作用而油润性变淡,失去光泽。 第六节(二) 豆豉 原料豆在浸泡前需经过挑选,除去虫蛀豆、伤痕豆、杂豆及杂物。 大豆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中蛋白质吸收一定的水分,以便在蒸煮时迅速变性,以利于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浸泡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