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8年江苏省各地名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古诗鉴赏题汇编(三).doc

2008年江苏省各地名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古诗鉴赏题汇编(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江苏省各地名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古诗鉴赏题汇编(三)

2008年江苏省各地名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古诗鉴赏题汇编(三) 3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w.w.w.k.s.5.u.c.o.m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写诗常通过时空之“隔”,表达情意的“难隔”或“不隔”。据此分析第二句中的“隔”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诗歌首句描写了骆氏亭凄清绝尘(或“凄清雅洁”、“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如此环境自然惹动怀友思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2分,环境特点、作用各1分) (2)本诗“隔”字是写诗人与友人(崔雍崔衮)在地域上的距离(1分);诗人虽与友人(崔雍崔衮)有重城(高城)之“隔”,但对友人的思念却没有被阻隔,所以,一个“隔”字更显出双方在情意上的相通。(2分) (3)本诗是怀友诗,而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1分)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2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2分)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1分)所以说此句是点晴之笔。) 3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解】①蛩,蟋蟀。 ②坐驰,神驰。谓身形不动而心驰于外。 ⑴诗歌的前四句重在写景绘色,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前四句内容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 ⑵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③您很快就能突然得到二千两银子,如果您不相信我,就拿我的话去验证。 ⒑⑴运用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手法,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把秋夜景色描写得非常真切,还运用静景和动景结合的手法,半江秋水,清寒秋气是静景的描写,而宿雁成群与四壁的蟋蟀声是动景的描写,相映成趣,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沉寂。 ⑵颈联抒发了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表达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3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0.(1)梅花。(2分)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2分) (2)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1分)进行对比(1分)。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2分) 3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 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①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②坏壁:是残破的墙壁 (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4分) ▲ ▲ ▲ ▲ (2) 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 ▲ 10.(1)首句使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2分,设问、比喻各1分)颔联表明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2分,答出“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 (2)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2分,1点1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1分)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1分) 3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