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讲课提纲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比较 讲课提纲 “用心”与“动脑”-中西文化比较的起点 一、用心与动脑的区别 中国人习惯说“用心学习、心想事成、心领神会、打动人心,心心相印”。 用心意味着着更深沉、更执著、更富有情感的认识和体验,而动脑则往往是按部就班、条分缕析的理性过程。 Heart to heart (贴心的、诚恳的)、learn by heart , 但更多是用mind(即理智、智能、精神等)来表达用心。 用心与动脑是中西文化一个本质区别。 用心的特征注重心物交融、直观体悟、知情意贯通,用心获得的知识是技艺是“可意会不会言传”的,而动脑获得的知识力求有严格精确的表达。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造成了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 二、用心与动脑的生理和心理依据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各有分工。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内脏有情感和思维的功能,如: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认为人的内脏参与了思维的过程,中医还认为心与肠为表里,因此文学作品里有肠子参与心理与情感的说法,如“诉衷肠、热心肠、牵肠挂肚、断肠人在天涯”之类说法。 动脑是左脑发挥主导作用的思维类型,而用心是右脑、边缘系统发挥作用的思维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心”不是西方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而是“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是一个功能 模型,指的是主宰整个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功能器官,包括脑在内。古代中医认为思维是精气化生,而精气附于五脏和血脉。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在用心与动脑上的区别,还可能有一些社会形态与地理结构等外部差别造成的心理上的原因。如称首都为心脏而非头脑。 对用心与动脑的偏好,如中国强调核心的作用,而西方强调首脑的作用,中国最恨的变心,而西方人最怕被洗脑。 Idealism(观念论、理念论)译成唯心论,将mind-body relation 译为心身关系,将psychology(研究人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关系)译为心理学。 用心和动脑的区别,决定了中西文化差别的几个基本方面。 从思维顺序上,大体涉及本体论、方法论、模式论、知识论五个领域。 第一章 本体论的区别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一、天人合一的历程 1、天的多重含义 (1)指天空 (2)把天看做自然形成事物的总体,天泛指一切自然事物,“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这至者,命也”。传统文化的自然不等同于外部物质世界,是与人为相对立的,可以体验到的, 有其自在本性的存在。而不是一个现成的,对象化的,与人的主观世界精神对立的东西。(3)把人间事物的许多属性赋予天,把天尽可能想像为类人的某种东西,或者说是一个超人。把天人格化,使传统文化中不少名词呈现出“名为天性,实为人性”的特征。 其一是“天命”从自然之天的角度看,天与命就分开,天不可有人间之命,而从人格化的角度看,天是人间生活的主宰。关系国家的命运和个人和整个人类命运的深刻把握。 其二是天道,指的是人类社会应奉行的基本公理和行为准则。也称天理。 其三是天意,也称天志,被看作是天意志的体现,实际上是人类最普遍意愿的体现。 其四是天情,被看作是天的情感的流露,实际上是人类最普遍情感的寄托,但这种寄托一般是通过某些反常的自然现象来体现的。 这些名词的流传,体现了天的观念的主体特征,这是用心思考的知情意相贯通的特征,这与用脑思考的逻辑框架看是难以理解的,西方文化把上帝看做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赋予上帝人格化的特征。上帝非自然,神意也并非中国人所说的天意。 认识论反差-直观体验与逻辑分析 一、体验的心灵奥秘 1、用心思维的对象-象 人们经常在四个层次上来谈论象 第一个层次是物态的象,简称物象,包括自然界的天象、气象,各种景物之象,人的面部形象(如凶相、福相、善相),中医上讲的舌、声、脉、脏象,社会生活中的兴旺、衰败之象以及风土人情、市井百态等,是一切可直接感知的、有形的实物形象。 第二个层次是属性之象,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动态属性之象:常称为“气”,具有无形而健动的特点,可感知而又非实体的特点,不同西方文化中的air或gas,比较接于vitality(生命力、活力、生气)。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是气的化生聚散,“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生。”中国人对气的理解注重的是形态和功能,很少思考气的物质结构及聚散规律。气功本是人们通过意念对自身生理活动的调整,体验到某种 类似气的生理上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变化过程。不能把气理解为air或gas。另一种表现静态属性的象常被理解为各种“性”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生之谓性”,被称为“性”的属性也是体验到的东西,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纯客观的物质特性,如“金、木、水、火、土”就不是今天接触的五种具体物质,而是具有这五种功能特性的五类事物的总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