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地理学重点城市地理学重
城市地理学
一、填空
城市职能三要素包括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二、名词解释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狭义上指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
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郊区化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第一种答案)
郊区化是指城市人口就业岗位等从城市移出,分散到郊区的过程.它是城市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标志着城市由聚集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第二种答案)
由集聚不经济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成为城市化得近域推进,若在在此过程中伴随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郊区化
都市区;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会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城市职能: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门户位置: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又叫出口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或不可能在本区域中央,称为邻接位置
中心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一般是区域的中央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很可能是地区的中心位置。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
CBD:很有可能简答 即中心商务区或中央商务区。是指城市中心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商业会聚地,其主要功能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社会空间:有关邻里和人与人的交往,最小单位为家庭,较大的为邻里、社区,最大的为城市区域或国家。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区为主。
三、简答题
1、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P244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镇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 明确城市发展用地的数量,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2、城市化类型:p69
1、心性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智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城市化的前提原因: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工业化与城市化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原理
阶段性规律
原因
3、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
1. 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伯吉斯于1923年创立的学说,是基于均质性的平面而推论的,对现代交通的影响险有顾及。零售和服务为主的中心商业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的移民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居住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密度低,房屋宽敞。由于他们需要驾车入市工作,故又称通勤人员住宅区。
2.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霍伊特认为,均质性平面的假设太不现实,因而他于1939年提出了扇形模或楔形模式。在他的模式中,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的扩展呈不规则式。
3.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基于伯吉斯、霍伊特等的城市内部结构模式均为单中心,而忽略了重工业对城市内部结构的影响和市郊住宅的出现等等。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提出了较为精细的多核心模式。认为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它中心则分别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
4、城市意象五要素:
1、路径。指人能够移动通行的道路,包括市内交往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