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提纲城市规概论复习提纲.doc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提纲城市规概论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提纲城市规概论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期末复习提纲 1 城市和城市规划 1.1什么是城市,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哪些? 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基本特征: 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规模大,城市居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 经济特征: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现较强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职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相应的管理职能; 建设特征:城市生产、生活等物质要素的集聚强度高,建设规模、密度大。 1.2城市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特点: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地域性、实践性。 2.城市发展 2.1 城市起源地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区? 1.美索不达米亚;2.埃及;3.印度河峡谷;4.中国北方;5.中美洲 2.2 公元5世纪之前世界主要城市名称(只出选择题) 古埃及:孟菲斯古城、卡洪城、底比斯城、阿玛纳城 两河流域:乌尔城、巴比伦城 古印度:莫亨约-达罗城、哈拉巴城、华氏城 古代美洲: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提卡尔城 古希腊:克里特、迈西尼、圣地建筑群与卫城、雅典卫城、米利都城、亚历山大城 古罗马:古罗马城、庞贝城 2.3古埃及城市卡洪城的空间布局特征与平面图 古埃及人信奉人死后的“永恒世界”,所以其建设的重点是金字塔等国王的陵墓。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也形成了古埃及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其中,卡洪城最为著名,代表了古埃及奴隶制城市的空间布局特征。 卡洪城的形状为380m×260m的长方形,内部分为东西两大部分。据推测,占总面积约三分之一的西部为奴隶的居住区,东部北侧排列着十几个大庄园,东部南侧大概是供自由民劳工、手工业者、商人等生活居住的地方。城中的建筑物主要用棕榈枝、芦苇加粘土或土坯等非耐久性材料建成。 2.4《周礼·考工记》对周代王城空间布局的描述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建设形制,如“都”、“王城”和‘‘诸侯城”等都规定城市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等级差别;同时还有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论述。 2.5 罗马营寨城的基本特征 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中间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门。 在道路交叉口建神庙。后来中心交点附近演化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Forum)。 罗马营寨城的原型是派拉斯营地。典型是北非提姆加德城。 2.6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三种类型 1.军事要塞型。在罗马帝国军事要塞基础上发展成为新社会核心和居住型城镇。 2.封建城堡型。在封建主的城堡周围发展起来,以教堂广场为城市生活中心。 3.商业交通便利型。以商业、交通活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 2.7 城市化的概念,如何度量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8 用“诺瑟姆曲线”描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用s形曲线表示。1979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并提出了该曲线,因此又称为“诺瑟姆曲线”。诺瑟姆在总结欧美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城镇化的轨迹概括为拉长的s形曲线,并将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尙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2.9 我国城镇化道路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2 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 3 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就处于不同的阶段。 3.城市规划思想 3.1田园城市理论 霍华德(1850—1928)在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田园城市的规模为3.2万人,2400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