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一中2016—2017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解析.doc

九江一中2016—2017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江一中2016—2017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解析

九江一中2016—2017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A 张冠李戴,扩大范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的途径是“立德”。 2.C A.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条途径没有“因”字,“因”后面的内容是表现而不是原因。B.张冠李戴。“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而非“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D.曲解文意。见原文“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 3.B A项信息嫁接错误;C项季羡林是以三个和谐来解释“天人合一”,后半句推断过于绝对;D项原文说“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的遮蔽……就可大有作为。” 4.B 顾问,顾视问询 5.D 6.C “敢于指出其中的是非颠倒之处”理解不准确。原文“多所是非”是“多有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的意思 7.(1)刘焯同刘炫到他那里读书,学经书十年,虽然穿衣吃饭都接续不上,心里仍很平静。(“就”动词,接近,靠近,可引申为“到”。“向”动词,趋向,可引申为“学习”, “晏”形容词,平静,安定。每处1分,大意2分。 ) (2)但是他胸怀不旷达,在财物方面又很小气,不交纳拜师酬金的人,从来不曾受到他的教诲,当时的人因此轻视他。(“旷”形容词,旷达,“啬于财”介词结构后置句, “少”动词,轻视,贬低,每处1分,大意2分。) 8. 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①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②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景色2分,作用共3分,酌情给分) 9. “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2分)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2分)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2分) 10.(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 (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 【解析】B项,“自豪心理错,D项,老于谈文学,是为了讨好项市长;E项,文章没有批评项市长的意思。 (2)文章第五段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①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尊,在项珠珠同学面前大谈文学,以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②另一方面,他向项市长提出请求的欲望在潜滋暗长,于是才会“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才会有“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的感觉。(总说2分,分析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3)①老于是一个自尊心极强而又生活在底层的知识分子。现实生活中感到困惑,心灵受到损伤。②老于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为了供儿子念大学,老于连烟都戒了。想到今年是女儿高考的关键一年,他还是打算硬着头皮去找老同学项市长请求解决两间有暖气的房子,以此来支持女儿。③做事犹豫不决。自认为难以向项市长开口,为了家人还是决定去求项市长;打电话给项市长,但又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见了面又只谈文学,始终没说出房子的事情。(每点2分) (4)①树是老于真实生存状态的见证者。在这棵树下,有着知识分子清高的人格。②龙盘槐是老于最好的倾诉对象。老于面对“龙盘槐树发泄自己的无望、无助的请求。③树是老于“请求的对象,有“遮蔽“庇护的作用。树不仅能遮蔽物质世界的伤害,还能满足精神上的自尊。④树有“权势的意义。像项副市长一类的政府官员,应该造就一棵浓荫的“大树,使这些普通知识分子在“树下生活得更好。(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12. (1) A D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C项,“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原文无据。E项,时间先后倒置。B项,“马寅初十分鄙视中国留学生做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没有明确说法。) (2)①抗战时期,周恩来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 ②“反右派”斗争时期,周恩来为马寅初仗义执言。 ③文革时期,周恩来尽力关心、保护马寅初。 (3)答: ①面对民族灾难,他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 ②国民党的腐败,打破了他的强国之梦。 ③他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4) ①严谨治学,脚踏实地。做博士论文不走捷径,在翔实的调查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人口论》。 ②不畏强权,仗义执言。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他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并指责蒋介石是“家族英雄”。 ③忧国忧民,一片赤诚。解放前,他一直寻求救国良策;解放后,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建议实行计划生育。 ④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他面对错误批判毫不妥协,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13.C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