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02经济+万林艳讲义.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02经济+万林艳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如何看待关于改革开放的 第三次大争论 (一) 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邓小平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家意见都很一致的,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 为什么“文革”后只能改革开放而不能继续走集体、计划的道路? (一) 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 1949至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整风运动→反右 1958年三面红旗 1958年底至1959年7月庐山会议 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 1963年至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 (二) 三次大争论的由来 第一次争论: 1980-1984 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此后经济学家薛暮桥、吴敬琏等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这得到邓小平的高度评价,称之为“新的政治经济学”,“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 1989-1992 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说法。但1989年有人认为“市场化、私有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邓小平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二) 三次大争论的由来 第二次争论: 2004年至今 围绕国企、医疗、教育、住房改革和贫富差距等问题 改革走到这一步,出现了房价高、看病贵、教育乱收费、贫富差距拉大等新矛盾、新问题,利益分配格局矛盾的积累导致人们对改革产生了怀疑。 (二) 三次大争论的由来 第三次争论: (三) 第三次大争论中改革深化派的观点 皇甫平: 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少了政治体制改革、法律体制改革的配套、相随,不是市场经济引发问题,而是经济体制改革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不够完整。 皇甫平: 目前,最主要的是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从经济指导型转变为社会服务型,多发展社会福利,解决公共品欠账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的成果。换句话说,改革该改到政府头上了。 (三) 第三次大争论中改革深化派的观点 二、国企改革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一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之初要求企业“面对市场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进入的是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则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因此,价格改革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的重点,首先得以放开的是大多数消费品价格,而后通过“双轨制”的调放结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开了大多数投资品价格。 (三) 国企改革矛盾分析 国企经过商品市场竞争的洗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三) 国企改革矛盾分析 在商品市场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越来越显而易见。这些问题有些是根源于传统体制的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趋于明朗和尖锐,有些是随着商品市场发展而引出的新问题。 (三) 国企改革矛盾分析 1、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所谓“所有者虚置”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公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者的行为呈现出复杂状态。 (三) 国企改革矛盾分析 2、国有资本事实上的部门、地区所有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之间的矛盾。 条块分割人为割断生产经营内在联系、重复建设和地区封锁等。在企业规模扩大、分化加剧的新形势下,“条块所有”至少又带来了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条条”和“块块”越来越难以对迅速扩张的优势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二是“条条”和“块块”在自己的行政范围内越来越难以提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称职的企业家人才。这意味着在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上都出现了“短缺”。 (三) 国企改革矛盾分析 3、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与随着市场竞争的扩展出现的“市场失效”之间的矛盾。 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并无确定的优势可言,虽然也可以找出具有竞争力、表现优秀的国有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却陷入困境。 在另一方面,仅靠市场力量管不了、管不好和不愿管的事情大量增加,矛盾逐渐突出,如何把有限的国有经济资源按照优先顺序转移到最需要从而也是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去,就成为紧迫的问题。 (三) 国企改革矛盾分析 3、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与随着市场竞争的扩展出现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