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在机体内VB2主要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形式存在,它们是多种氧化还原酶(黄素蛋白)的辅酶,一般与酶蛋白结合较紧,不易分开。 2、来源 核黄素分布较广,酵母、绿色植物、谷物、鸡蛋、乳类及肝脏中含量较多,植物和许多微生物能合成,动物不能合成,但在昆虫体内及哺乳动物肠道内寄生的微生物能合成核黄素而被动物吸收。 VB2为桔黄色针状晶体,耐热,微溶于水,极易溶于碱性溶液,见光容易分解,对酸相当稳定。其水溶液呈黄绿色荧光,荧光的强弱与核黄素的含量成正比,此性质可用于定量测定。 核黄素的异咯嗪环上的第1和第5位氮原子与活泼的双键相联,能接受氢而被还原,还原后很容易再脱氢,因此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反应过程如下: 3、性质 氧化型核黄素(黄色) 还原型核黄素(无色) R=核糖醇基 +2H -2H 1 1 5 5 4、生理功能 VB2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黄素酶的辅酶,广泛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作用(是重要的递氢体),从而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5、缺乏病 人类缺乏VB2,常见症状是口腔发炎、舌炎、口角炎、眼皮红肿、角膜发炎、阴囊皮炎等。我国医学中有用醋浸鸡蛋治疗口疮的记载。 (四)维生素B3(泛酸、遍多酸)和辅酶A 泛酸是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的维生素,故又名遍多酸。其化学本质是α、γ-二羟-β、β-二甲基丁酸与β-Ala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酸性物质。 1、结构 泛酸(VB3)的结构 HO-CH2-C-CH-C-N-CH2-CH2-COOH = O - CH3 - CH3 OH - - H 2、来源 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肝、肾、蛋、瘦肉、脱脂奶、糖浆、豌豆、菜花、花生、甜山芋等的泛酸含量较为丰富;肠内细菌及植物能合成,哺乳类不能。 泛酸为淡黄色粘性油状物,具酸性,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在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 泛酸为辅酶A(简写成CoA或CoA-SH)的组成成分,在机体内泛酸与ATP和Cys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合成辅酶A。 3、性质 4、生理功能 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动植物组织中,泛酸几乎全部用以构成辅酶A,所以辅酶A的作用即是泛酸的生理功能。 CoA是酰化作用的辅酶,其分子中所含的-SH可与酰基形成硫酯,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酰基的载体,起转移酰基的作用。因此,与糖、脂和蛋白质代谢都有密切关系,后面物质代谢各章中要讲。 5、缺乏病 由于泛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一般人的食物中泛酸含量相当丰富,同时肠内细菌也能合成泛酸供人体利用,因此人类尚未发现泛酸缺乏病。 (五)维生素B5(Vpp或抗癞皮病维生素)和辅酶I、II VB5包括尼克酸(也称烟酸)和尼克酰胺(也称烟酰胺)两种物质,它们都是吡啶的衍生物,且都有生物活性,但在体内主要以尼克酰胺形式存在,尼克酸是尼克酰胺的前体。 1、结构 尼克酸 尼克酰胺 2 1 4 5 3 6 在体内,烟酰胺主要是与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辅酶I(CoI)和辅酶II(CoII)。辅酶I的化学名称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NAD+),辅酶II的化学名称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简称NADP+),二者都是脱氢酶的辅酶,它们结构如下: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简称NADP+) 2、来源 Vpp多分布于肉类、酵母、花生、米糠、豆类、蔬菜等中。植物和某些细菌以及少数动物可以通过Trp代谢合成烟酸,再由烟酸转变成烟酰胺,但多数动物和一些微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 烟酸和烟酰胺皆为无色晶体,前者熔点为235.6℃~236℃,后者熔点为129℃~131℃,是维生素中较稳定的,不被光、空气、热和酸破坏,对碱也很稳定。与溴化氰作用产生黄绿色化合物,可作为定量基础。 3、性质 NAD+和NADP+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它们与酶蛋白的结合非常松,容易脱离酶蛋白而单独存在。它们之所以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是由于它们分子结构中烟酰胺吡啶环上第3-4碳位间的双键具有可逆的加氢和脱氢的特性,即能可逆地进行氧化还原,这样,它们在催化底物脱氢的代谢反应中,通过氧化型与还原型的互变起递氢作用。 + H+ +2H -2H NAD+或NADP+ NADH+H+或NADPH+H+ (氧化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