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09-10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09-10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高一年级备课组集体命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5题。(17分) 众所周知,自人类文明诞生起,个体与社会之间就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在中国古代社会则表现为强调社会整体伦理原则的儒家学说与强调个体人性自由的道家学说之间的冲突。东汉时期,儒家的伦理观被提高到绝对地位,外化为“名教”之治,彻底扼杀了个人的自由,把人变成了现实政治伦理目的之工具。个性的极端被压抑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反弹力,在汉末魏晋之际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迸发出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追求人性自由的时代潮流。由于这一文化潮流具有鲜明的反政治功利的价值取向,因此被称之为文化清流。一时间,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空间似发生了“哥白尼倒转”。人们如同大梦初醒,开始寻找久已丧失的“自我”,恢复生命所应有的厚度。 中国古代人士最易受“权威暗示”而去赶时髦。由于文化清流的旗手们——魏晋士族知识分子——大都是官僚、富人、兼文化精英,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便会牵动着社会的神经,被人们争相效仿。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代放荡不羁的士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被称为魏晋风度。 在魏晋士族知识分子看来,人应当按每个人生来具有的个性去生活,应当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率性而为,不拘礼仪,举止动作顺其自然;为了达到功利目的而虚伪地修饰自己,则是最丑陋、最庸俗的。然而,彻底“离俗”是不可能的,自由的“飘然”也只能存在于短暂的精神幻想中,面对无法真正超越的封建宗法社会,新生士族知识分子对自由的渴望更加强烈。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使他们内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寻求解脱的无名冲动,这是大梦初醒而自知无路可走的精神痛苦。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只好通过感官的烈性刺激以获得短暂的解脱,于是服寒食散、酗酒,以至赤身裸袒…… 那么,魏晋风度的底蕴是什么呢?率性而动,慷慨任气,以及服药饮酒,扪虱而谈等等放荡不羁的行为只是魏晋风度的表象。产生这种表象的内在精神,却不是这些形迹本身所表现出的绝对自由精神。魏晋风度是飘逸与沉重,豁达与执着,欢乐与悲哀,奔放与压抑等等对立文化性格的矛盾体,最终根源于士族双重性格的内在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不是主客之间,即主要不是个体心性自由与外界伦理规范的冲突,而是主体自身的内在冲突,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时代悲剧,也是魏晋清流文化的内在精神——魏晋风度的底蕴所在。 1.“文化清流”指的是□□□□□□□□□□□□□□□□□□□□。(不超过20个字)(2分) 文化清流具有鲜明的反政治功利的价值取向,“反政治功利”在文中的意思是:□□□□□□□□□□□□□□□ (不超过15个字)(2分) 2.“文化清流”在当时产生较广泛社会影响的原因是:(2分) 。 3.“魏晋风度”外在表现的特点是: ;内在底蕴的特点是: 。(4分) 4.末段中加点的“双重性格”,一重是: 。 另一重是 。(4分) 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3分) A.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魏晋文化清流是当时士族知识分子个体与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B.“哥白尼倒转”,指的是汉末魏晋之际,人们从遵奉儒家、道家这些权威学说,向追求个性自由、寻找“自我”的转化。 C.儒家学说在东汉时期被提高到绝对的地位,汉末魏晋之际虽遭到了强烈反抗,但它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并没有被动摇。 D.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自由,只能存在于短暂的幻想之中,现实的无法超越,使魏晋士族内心中更多的是痛苦与沉重。 E.魏晋士族知识分子追求的并不是绝对的自由的精神,他们自身内在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们的悲剧是无法解决的时代悲剧。 二、默写(8分) 1、 ,英俊沉下僚。《咏史》左思 2、山气日夕佳, 。《饮酒》陶渊明 3、 ,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 4、泉眼无声惜细流, 。《小池》 杨万里 5、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