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本次考试试卷分为A、B卷,A卷为必做,B卷为选做。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2.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4.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 )? ①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②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亲人素来彪悍 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 6.右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条相关(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 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 7.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有一定的弊端 9.“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 ???)。 体现男女的平等待遇??????B.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 C.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 10.观察右图,图②与图①所示服饰的不同主要是( ) 经济发展的结果?? B.民族融合的结果? C.孝文帝迁都的结果??? D.实施官吏俸禄制的结果 11..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12.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