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2015.4
语 文
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1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俢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3分)
2. 材料一最后两段所引用的文史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
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二】
清明雨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清明之雨,使悲凉凄切的氛围更加浓重。从生理层面看,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人精神振奋,霪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清明雨”还在心理层面充满悲意。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物质性,更有心理上的。换言之,人如何感知、想象和看待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在肌肤上,更加剧了悲凉心理的体验。
4.下列诗句中“雨”和材料二中“清明雨”的意味相近的一项是(3分)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C.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
材料二的内容简要作答。(6分)
根据下面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三,完成6~7题。
6.根据下面这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①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材料一)
②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东昌中学09-10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缺解析.doc
- 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09-10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2013-2014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上海市奉贤区07—08学届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英语).doc
-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高三春季招生考试试题(语文).doc
- 上海市松江二中2013-2014届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B.doc
- 上海市黄浦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抽测(英语).doc
- 内蒙古包头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缺解析(2012包头二模).doc
最近下载
- 驼峰500重载无人机产品介绍.pdf VIP
- 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培训课件-(2).pptx VIP
-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点速记20页.pdf
-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面向社会招聘93人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YNSPEC PM型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说明.ppt
- 从去思碑到言行录-元代士人的政绩颂扬、交游文化与身分形.pdf
- 赢利-未来10年的经营能力-读后感.pptx VIP
- 一次函数存在性问题(菱形).docx VIP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肠道感染的措施.pptx
- 2024年2月贵州省2024届高三大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