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窈然(yǎo) 尽态极妍(yán) 盛筵难再(yán) 锱铢必较(zī)
B. 蛮荆(jīn) 鹤汀凫渚(fú) 六艺经传(zhuàn) 直栏横槛(jiàn)
C. 谬论(miù) 命途多舛(chuǎn) 舸舰弥津(kē) 廊腰缦回(màn)
D. 纤歌(qiān) 躬逢胜饯(jiàn) 渭流涨腻(nì) 层峦耸翠
(l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我们所学的《师说》的作者是韩愈,他和柳完元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文、赋、诗皆工,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他的诗歌清丽自然,与李贺齐名,世称“小李杜”。
C.《滕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初唐文学家,他与杨炯 、 卢照邻 、 骆宾王 并称 “王杨卢骆” ,亦称“初唐四杰”。
D.《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他是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雄健峭拔,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卒
②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
④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
7.下列语句中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仆碑的”。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代词,用于第一人称,指代作者自己。
C. 其孰能讥之乎
其: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那些人”。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其:代词,指代那些古书,可译为“那些书”。
8.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3分)
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 此余之所得也!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余险远
C.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 其孰能讥之乎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在现在汉语中依然使用的一项是( )(3分)
A.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 此余之所得也
C. 于是余有叹焉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1.阅读延伸题。(7分)
作者从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中悟出了精辟的人生哲理。请你结合“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自己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160
三.诗文对句(9分)
12. 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①②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 ,隔江犹唱后庭花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⑤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8分)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
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朝阳区2007-2008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考试(政治).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09届高三2月份统一考试(语文).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07-2008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13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文综地理.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16 - 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历史试卷第34题论证题详解.doc
- 北京市某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解析.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05—2006学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练习.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5月查漏补缺内容(历史).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一模(英语听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