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市普通中学2009-2010年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编辑:王宁宁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
苏渊雷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穿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日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日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①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1. 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B. 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C. 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的作品。
D. 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2. 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诗偏于“风骚”,
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穿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
展史中。
B. 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
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C.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
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日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D. 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变
化运用,各以复杂的生活遭遇,创作了反映那个时代的作品,展现了那个不平凡
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
并峙的高峰。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
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
B. 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C. 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
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D. 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
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
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
送石处士①序
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榖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9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政治).doc
-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1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全解全析(语文).doc
-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解析(原卷版).doc
-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 吉林省临江一中2013-2014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doc
-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一中学2014-2015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含解析.doc
-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2011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缺解析.doc
- 吉林省北师大宁江附中09-10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 吉林省北师大宁江附中10-11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解析不全.doc
- 吉林省北师大宁江附中2011-2012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