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板块演化与成矿--大地构造课程设计.docx

华南板块演化与成矿--大地构造课程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绪论(1)华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单元,是指长江以南、四川盆地以东的陆域范围,西倚青藏高原,东濒太平洋,北与华中地区相接,南面包括辽阔的南海和南海诸岛,现代构造面貌呈现一幅自西而东、从陆内到陆缘,沟、弧、盆体系依次展布构成了欧亚大板块中独立的华南小板块。该地区范围宽广,跨越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郭令智等提出了沟、弧、盆的演化模式仁火后来又把华南划分为若午地体并相互拼贴组成区内的基本构造格局; 水涛将华南划分为江南和华夏,两个古陆在晋宁期沿绍兴一江山一带对接, 致使残留洋盆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关闭, 最后于加里东期固结。杨明桂、康自立等认为在华南较大范围内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前地槽结晶基底,组成早元古一晚太古代的“华南原始陆壳”,至中元古代开始裂解,并进入地槽发展时期,几经开合而形成区内槽、台、柱的大地构造的演化格局。(2)华南地处欧亚大陆东南缘,濒邻西太平洋,由华夏和扬子古陆组成,也就是水涛等所总结的两陆夹一洋(消失的古华南洋)。华南地区曾经历过 CoIumbia超大陆,Gondwana 超大陆,Pangean 超大陆及欧亚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多期构造运动。晚古生代以来,华南又受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特别是早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岩浆与沉积作用响应在全球中生代构造中独具特色。(3)从构造、成矿演化的角度看,华南作为扬子和华夏两大板块通过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大陆的一部分,大致经历了6个构造时段的演化,每个时段发育不同的岩浆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华南地区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在经历了六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后,在中生代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江南隆起、赣东北(钦杭带东段)、武夷-云开、南岭和东南沿海6个构造岩浆成矿带。其中,尤以铁铜矿为主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以钨锡钼铋铅锌稀土稀有铀为主的南岭成矿带的特色最为显著,对其构造背景、成矿机制、成矿规律的研究长盛不衰, 研究程度甚高,但仍吸引众多学者进行探讨(陈毓川等, 1989; 翟裕生和熊永良, 1990; 常印佛等, 1991)。此外,中下扬子区富产铁、铜、钼、金和煤矿,赣东北带富产铜、铅、锌、金、银、瓷土和煤矿,武夷山带富产铁、铜、铅、锌、金、银、钨、锡、煤矿,东南沿海带则富产铜-金和宝玉石等非金属矿产。近年来,通过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董树文和李廷栋, 2011),对华南深部地壳结构的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为探讨区域成矿的深部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4)华南是我国已探明多金属矿产最丰富的地区,其中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和重稀土金属储量名列第一,金和铅锌储量也名列前茅,而且这些矿产的成矿时代大多数出现于中生代。但是,不像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华南地区金属矿床的区带性时空分布特征不那么十分明显,而是密集交织分布。在 20 世纪 70 ~ 80 年代,对于华南地区金属矿床曾进行过大量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和成矿时代研究,基本弄清了矿床类型和某些分布特点。但由于受测试技术的限制,获得的矿床和有关岩石时代数据误差比较大。直到本世纪伊始,越来越多的高精度或比较高精度放射性同位素测试矿石和相关岩石数据出现,使华南地区成矿特点和相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步显现出比较清楚的轮廓。(5)本文在对华南六个构造单元的岩浆作用的成矿特征以及动力学机制进行概要分析的基础上, 从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角度, 进一步探讨了成矿规律和壳幔相互作用对于华南区域性成矿的影响。华南大地构造纲要图2地层2.1概况区内出露从元古代到新生代的地层序列,三大类岩石齐全,浅、中、深多层次构造变形形迹保存良好。基、中、酸性各种火成岩体广泛分布,尤以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岩类最为发育。华南由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所构成,其结晶基底由近万米厚的前南华纪泥砂质岩和火成岩组成,后来多被变质成中、高级变质岩。NE—NEE 走向的绍兴-江山-萍乡断裂是扬子和华夏2个陆块的新元古代拼合带,沿断裂带分布诸多900Ma左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块。政和-大埔断裂东南侧的沿海地区,均被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所覆盖。扬子块体出露了华南最老的陆核岩石,其时代可追溯到 28 亿年的新太古代,零星出露在康滇和鄂北一带。在扬子块体东南缘,曾经发育一个宽阔的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在古华南洋中,分布着一系列岩浆岛弧,沿北东方向展布。 9 亿年前后,古华南洋逐渐关闭,导致洋盆两侧的扬子和华夏块体彼此碰撞,在拼合处形成一条宽百余千米、延伸约 1500km的弧形造山带,即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华夏块体主体是一个元古宙的基底构造,由北武夷山的古元古代零星岩块(花岗岩、角闪岩等)、中元古代沉积岩(岩浆岩少见)和大面积新元古代泥砂质碎屑岩夹火山岩、岩浆岩及碳酸盐岩所组成。这些岩石后来多被变质为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其上被南华纪到奥陶纪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