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晋崤之战(互动版)
5、使 (1)自郑使告于秦 (2)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6、御 (1)晋人御师必于 (2)梁弘御戎 派人 让 抵御 驾御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闻:听说 C晋人御师必于殽 御:驾车 D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是:这 C 抵抗 2.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B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辍耕之垄上 C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代词,指秦军 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往” 3.全都能表现蹇叔非凡预见力的句子有( )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③晋人御师必于殽④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B 4.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殽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先去请教了蹇叔,只不过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A 思考: 本文涉及了哪几组矛盾?作者是通过哪些场面将这些矛盾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 复述课文 (1)蹇叔进谏 (2)蹇叔哭师 (3)王孙满观师 (4)弦高犒师 (5)皇武子逐客 (6)先轸论战 (7)秦军败师殽山 (8)晋释三帅 (9)秦伯乡师而哭 1-4段重点词句 1、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4、穆公访诸蹇叔 5、劳师以袭远 6、无乃不可乎 7、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8、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9、蹇叔之子与师 10、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11、秦师遂东 派 钥匙 发兵,名作动; (郑)都城 询问; 之于 使……疲劳; 远方的国家,形作名 恐怕……吧 难道 合抱 参加 通“避”,躲避 向东行,名作动 省略句,使(人) 宾语前置,尔知何 公辞焉 焉 余收尔骨焉 殽有二陵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硿硿焉 代词,代指蹇叔的意见 兼词,于此,在那里 语气助词 之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哪里 ……的样子 的; 指这件事 主谓间取独 到……去 (一)蹇叔 他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什么性格? 主、客观原因: 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 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忠诚、深谋远虑,慈爱 人物分析: (二)秦穆公 1-4段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一“访”一“辞”一“骂” 刚愎自用 人物分析: 5段重点词句 1、左右免胄而下 2、秦师轻而无礼 3、无礼则脱 4、入险而脱 名作动,下车步行 轻狂放肆 不谨慎 险地,形作名 头盔; 1、王孙满观师,他怎样看待出征的秦军?其理由是什么? 秦军必败 理由: (1)(主观上)“轻而无礼”,“轻则 寡谋,无礼则脱”。(2)(客观上)“入险地”。 2.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王孙满的看法与蹇叔的看法不谋而合,可作为“蹇叔论战”的一个旁证。“尚幼”的王孙满有如此见识,与年老却因被野心驱使而失去判断力的秦穆公形成鲜明对照。 6段重点词句 1、及滑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以乘韦先 4、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5、敢犒从者 6、不腆敝邑 7、居则具一日之积 8、行则备一夕之卫 9、且使遽告于郑 到了 做买卖 先送,形作动 熟牛皮 您 我国 冒昧的 丰厚,富饶 住下 准备 保卫工作,动作名 派驿车 介词结构后置 主谓倒装 犒劳 郑商人弦高遇秦军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对策: (1)“犒师”。扮作郑国使者去犒劳秦军,暗示郑国早已获悉秦军偷袭的企图。 (2)“使遽告于郑”。派人立刻回郑国报告敌情。 热爱国家、沉着机智、善于辞令 人物分析: (三)弦高 第六段描述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1)印证了蹇叔的论述:“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2)表现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说明秦军偷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