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教学设计(山东周明君).doc

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教学设计(山东周明君).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教学设计(山东周明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 人教B版 必修2 §2.2.1 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 直线方程的概念与直线的斜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数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联系、转化、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捕捉数学问题并问题 教学过程 师生 互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展示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名言: 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探究发现. 教师多媒体展示名人语录 通过声情并茂的激励语,鼓励学生认真阅读,自主探索,大胆尝试! 概 念 探 究 (一) 自 学 阅 读 学生阅读课本第74页 自主探究直线方程的概念 学生尝试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单纯的听讲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己阅读实践中进行自 概 念 形 成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问题1:本部分内容阐述了哪些概念?你是如何理解这些概念的? 一.强调直线方程的概念: 1.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两者缺一不可. 二 学生可能会发现:有的方程不一定是函数,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如,教师指出,用函数表示直线不全面,用方程更全面 学生分析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层层深入,与学生共同体会概念的严谨,感受学习的乐趣。 概 念 深 化 思考:如图,(1)直线的方程是吗?为什么? (2)直线的方程是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不满足直线上所有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不满足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 所以均不是该直线的方程 学生思考讨论,生生互动,师互动,教师多媒体展示结果 加深对直线方程的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明确,概念的两部分缺一不可.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 互动 设计意图 概 念 探 究 (二) 自 学 阅 读 如何通过方程研究直线的问题,我们需要哪些工具?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75页内容 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概 念 形 成 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概念?(斜率和倾斜角). 问题2:能谈谈你对斜率的认识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直线斜率的定义,以及已知直线上两点,如何求斜率的公式. 教师进一步引导:两点间斜率公式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一)垂直于x 轴的直线无斜率 (二)斜率公式与直线上点的位置无关,学生一般会想到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来证明该问题,此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斜率的几何意义 思考:关于斜率,你还有其它认识吗? 这是一个发散性问题,学生一般会联系物理学中,速度就是斜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斜率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问题3:反映直线倾斜程度的量,除了代数角度的斜率,还有别的量吗?请一名同学谈谈对倾斜角的认识. 学生回答得出倾斜角的定义和范围 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关于对斜率公式的注意事项,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完善总结。引导他们在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以问题研讨的形式替代教师的讲解,分化知识点、解决重点,给学生“数学创造”的体验,有利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强化对斜率的理解.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解决问题,充分体会成功的愉悦. 思考题是发散性问题,鼓励学生注意学科间以及所学知识前后的联系.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 互动 设计意图 概 念 探 究 (三) 问题4: 斜率与倾斜角分别从代数和几何的角度反映了直线的倾斜程度,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可能发现以下思路 思路一: 特值验证:已知AB C, E, 求直线AB,AC,AD,AE,AF的斜率,并判断这些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并观察出倾斜角随斜率变化的情况. 思路二: 以斜率为正值的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为例,分别取两点,使得⊿x相同,比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