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石素红 226500 高中新课程在江苏省实施整六年了,如何在实践中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始终是老师们思考的中心话题。江苏省教研室杜文艳老师在“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情况交流”一文中谈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什么是理念?理念是理论化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追求。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研制课程标准的哲学思考。为什么要首先提出和强调课程理念呢?因为它是我们实施好新课程、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首先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它集中反映了我们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是我们政治学科的灵魂。所以,课程理念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也是评价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最高标尺。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主要有五大理念: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从课程性质而言,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德育课程。思想政治一个国家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新课程首先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这一点与课程是一致的新课程更注重体现时代性: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挑战课程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了教学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以加强思想政治方向引导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之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新课标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采用科学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来说明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实说明道理,不仅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 再如,高中政治新课程设计有四必修课六选修课模块,课程模块设置既体现了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德育课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特有的价值。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强调“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等,并且分为三个方面:“对知识目标的评价”“对能力目标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建构起比较全面系统的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体系。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从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工作反馈的问题中,有这样几个最常见的现象: 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成简单的问答,互动简单化庸俗化。 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 第三是把自主变成自流。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要求。 第四是有活动没体验。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第五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第六是探究的泛化。有的问题不需要探究,有的问题不适合探究。如:《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老师让学生探究“有人说中国共产党具有执政资格,但缺乏长期执政的能力?”,你对中共的领导和执政有何新的看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不适合探究。 第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造成新课程中课堂教学“形似”而“神不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我们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的理解偏差有关,比如一些教师片面认为只要用上信息技术,让学生多讨论、多参与、多活动、多回答问题就是新课程了。因而出现了课堂热热闹闹,而事后一反思,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薄弱。二是与部分学校急功近利的管理思想有关,比如要求教师尽快展示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求全责备等等。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