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至第7页的教学内容,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是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正确填写长度单位,但是不能适当估测物体长度,而个别学生还是无法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对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1米=100厘米 课桌长约1( )
操场的旗杆高10( ) 1根黄瓜长约21( ) 1枚曲别针长约( )
数学课本长( )厘米,宽( )厘米黑板长约( )米 你的身高是( )米( )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数( )次是5厘米,数( )次是1米
(2)计算
15厘米+8厘米=( )厘米 16厘米-9厘米=( )厘米
6米 -5米 =( )厘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 )米( )厘米
1米7厘米+2米 =( )米( )厘米
(3)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80cm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饭,急忙骑上自行车,以每分钟30厘米的速度到离家500厘米的学校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米的课本看起书来。
你为什么笑啊?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
(4)填一填
用刻度尺测量时,先把刻度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的( )端,再看物体的( )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如果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的9,则物体的长度就是( )
(5)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
(6)这是一支粉笔,请你把估算的长度写在草纸上,请同桌合作量一量粉笔有多长?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量的吗?指名演示 小组合作 你拿我猜
(7)现在我请一名同学用刻度尺来量黑板的长,之后,让另一名同学用卷尺测量(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做单位。
(8)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三角形由( )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 )条线段组成。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段。线段有长短吗?( )
(9)画一画
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5、方法应用(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本环节还原数学活动活泼的建构过程,通过自己的测量,清楚地形成1厘米、1米的直观表象。讲练结合,变式延伸,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串联、累计、加工进行重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系统连贯的在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5、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有知识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使重点知识再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一、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教材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加法。本节课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中的对位和计算顺序问题。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位值图,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地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车去博物馆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安排,参照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交流中不同的算法,把计算融入观察和摆小棒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