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地:海拔高度大于500米,有明显山峰、山坡和山麓的地形单元(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高原:海拔高度大于500米,面积较大,表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世界最大高原—南美 巴西高原)
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央低平的地区(柴达木盆地、准葛尔盆地)
丘陵:海拔高度小于500米,顶部浑圆、坡度平缓、破角不明显的低矮山群。
平原:海拔高度小于200米,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平地(华北平原、松辽平原)。
洼地: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爱丁湖是我国陆地最低处,低于黄海海平面以下155米。
洋:地球表面聚集水体的巨大洼地。四大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海:大洋与陆地接触的水体。渤海、黄海、东海等。
海洋:海与洋的统称。
大陆边缘:大陆与洋盆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带,包括大陆架
大洋中脊:洋底发育的连绵不断的、横穿大洋、线状延伸的海底山脉。该山脉除表层为极薄的沉积层外几乎全部有玄武岩组成,称之为洋脊。海底火山多发区。
第一章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
3.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但不是均匀的。地壳密度2.7—2.9g/cm3,地球平均密度 5.516g/cm3。
压力:内部压力是上覆物质质量产生的静压力。压力增加的幅度因深度而不同。浅部增加 慢,深部增加快。压力异常的概念。在钻井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压力异常的预测,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温度: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地温梯度;地温的高低影响有机质及其想向油气转化。
重力:地球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是随纬度增加增加,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的不规则变化。 局部重力与区域重力有差异称为异常。石油、煤、地下水等于负处异常区,而铁、 铜等处于正异常区。重力异常的原因是物质分布的不均匀。重力勘探(gravity exploration)。
磁性:指南针的应用证明地球是有磁性的,地理的北极与地磁的北极不重合。 地磁正异常与负异常。石油、天然气所在地区有负异常。磁法勘探(magnetic prospecting)。
第一节 地球的形态特征及主要物理性质
弹塑性:表现在能够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地层具有各种 构造特征显示出具有塑性。地球的弹性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现象(通过室内实验可以发现弹性变化,主要是通过测量岩心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来衡量)。塑性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储油构造。
放射性:地壳特别是酸性岩浆岩中具有大量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释放的能量是地热的 主要来源之一。判断岩石年龄。放射性勘探(radioactivity prospecting)。
电性:发电厂以大地作为回路、大雷雨时放电(电位差可达100伏/米)等。地壳的电导率与岩石成分、孔隙度、 矿化度等有关。温度越高电导率也大。大地电流的强度和方向均有变化,这是因为大地电流主要是地磁场 变化直接感生的。
目前世界上最深的井也就是15000多米(前苏联),我国也已经研制成功13000米的石油钻机(宝鸡石油机械厂2007年),这样的深度对研究地球内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地球内部特征的认识主要是利用地震波这种手段进行探索的。
地壳:也叫岩石圈(lithosphere),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固体地球。富含硅铝的硅酸盐组成。分为陆壳(continental crust)与洋壳(oceanic crust)。
上地壳/陆壳(硅铝层):陆壳分布在大陆及被海水淹没的大陆边缘地区,厚度较大,平均33-36公里。高山区和高原区陆壳厚。陆壳厚度与地表起伏呈镜象关系。
下地壳/洋壳(硅镁层):分布在大洋盆地和洋中脊等洋底地区。一般情况下洋中脊最薄。洋壳的主要成分为硅镁。
陆壳与洋壳的差异:①厚度[陆壳厚,洋壳薄;②结构[大陆地壳具有双层结构而大洋地壳一般只有玄武岩];③地球化学[陆壳的物质成分相当于安山岩,而洋壳是以玄武岩开始的];④构造[洋壳无褶皱,断裂多呈直线且规则,陆壳相反];⑤同位素年龄[陆壳最大40亿年,而洋壳最老的是侏罗纪(约1.75亿年)]。
第二节 地球的内外圈层特征
地幔:莫霍面(Moho)与古登堡面(Gutenberg discontinuity)之间的部分,厚度2865KM。 根据地震波的变化特征,大致以984KM为界,进一步将其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两层。上地幔地震波传播不均匀,下地幔地震波传播均匀,下地幔铁含量增多。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根据地震波(纵波)波速变化分为外核(液态)、过渡层、内核(固态)。
地球外圈:地表外围空间。
大气圈: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根据密度和成分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等。
氮气和二氧化碳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用途。氮气驱(混相与非混相)二氧化碳驱。
水圈:连续保卫地球表层的水的闭合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训练:句子排序.pdf VIP
- 2022-2023学年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 家庭情况调查表【范本模板】.pdf VIP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稠油油藏水平井堵水调剖技术研究应用.ppt
- 1_清稿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征求意见稿)V1.1.doc
- 财政数据迁移方案.docx
- 全员专项学习培训试题题库单选、多选试题附答案.doc
- 2025年蛇年总结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