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原理_城市用地布局讲述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 城市用地对应于所担负的城市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途。中国建设部于1990年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二、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与以土地所有权为代表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密切相关 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能:对内为各种城市活动安排必要的空间;对外通过城市规划区、规划建成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促进、保障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公共利益---政府的出发点。 二.??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 工业用地的要求 工业用地的综合要求 工业用地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工业污染对其他用地的影响 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 工业分类与工业用地的比重 工业用地的布局原则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 工业用地的布局形式 工业用地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二.??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 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 仓储用地的分类 仓储用地的规模 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 仓储用地布局的原则 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 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局 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类 1)行政办公 2)商业金融业 3)文化娱乐 4)体育 5)医疗卫生 6)教育科研设计 7)文物古迹 8)其它 按服务范围与对象分类 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 公共设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公共设施指标的确定 公共设施用地在城市中的布局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的原则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 3、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组成与用地分类 居住用地的组成 居住用地的分类 居住用地的规模与组织 居住用地指标 居住用地的组织原则 居住用地的基本构成单元 居住用地的组织结构与规模 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布局 居住用地的选择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三、 城市结构与形态 1、城市结构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 城市结构与形态 2、城市形态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 城市形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或为规划的建设的结果。这两者往往是交替着起作用的。 城市总体规划图 城市分区规划图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描述理论 1、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 E.W.Burgess于1923年提出。 城市分成为五个同心圆区域: (1)中心商务区(CBD); (2)过渡区(Zone in Transition); (3)工人居住区; (4)良好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ces); (5)通勤区(Commuters zone)。 2、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H.Hoyt于1939年提出。 根据64个美国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资料和几个大城市的居住状况的调查,结论是: 城市就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其核心只有一个。 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做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 3、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i Theory) C.D.Harris和E.L.Ullman于1945年提出。 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基本原则: (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 (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 (4)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 在这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上历史遗留习惯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因此而形成了地域的分化,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Bardo和Hartman(1982):“最合理的说法是没有哪种单一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城市,但以上三种理论能够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程度上适用于不同的地区。”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 内容提要 第五章 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用地的分类 城市用地的规划布局原则 城市结构与形态 十大类: 居住用地R;公共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