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pdf
2006年 l2月 第 16卷 第4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Dee.2006 V01.16 No.4
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
方 铁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核心,也是制定各项边疆治策理 论的基础。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守中”之地-9“四夷”之地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大多数封建王朝所追 求的理想境界,是国家的腹心地区安定繁荣,在边陲地区实现“守在四夷”。本文对“守中治边”与“守 在四夷”说法的由来、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做了初步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守中治边 守在四夷 治边思想 作者方铁,1949年生,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址:昆明市, 邮编 650091。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核心,① 在古代史籍中时 有所见。但对“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说法的由来、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愚以为学人尚论及 不多。因收集梳理相关史料,试为阐述诠释,以为引玉之砖。
早在先秦时期,诸侯国政治家便提出“五服”说或“九服”说。《尚书·禹贡》篇云:“五百里甸 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锤,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 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撰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 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除《尚书·禹贡》所载“~1]1/”说外,《周礼·夏官司马
·职方》也有“九服”之说,大意是王畿为国家广阔辖地之中心,由王畿向四面扩展,每隔五百里 依次为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与藩服。郑玄《周礼注》谓:“服,服事天子 也。”对《禹贡》的“五服”说以及《周礼》之“九服”说,方家虽有不同的解释,但对其基本含义的理 解大体一致,即以王畿为国家之中心,自王畿向四周扩展,由近及远将统治推向四方,远近不同 地区的管理形式以及对国家承担的义务均有不同,其义务由近及远逐渐削弱。
① 中国古代的治边思想,大体包括边疆观、治边观与对边疆其他问题的认识等三个部分,可划分为历代 统一王朝与中原王朝、历代边疆局部政权的治边思想两个层面。参见拙著:《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 特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 1期。本文仅初论历代统一王朝与中原王朝治边思想中居主导地位的 部分,其余内容拟另撰文阐述。
一 1 一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6年第4期
先秦时期提出的“五服”说或“九服”说,反映出论者已具有“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的初 步意识。春秋时人沈尹戍则明确提出“古者天子,守在四夷”的观念。① “五服”说或“九服”说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人对“五服”说或“九服”说多有阐发。但在封建时代的中后期,相 关史籍中则少见关于“五服”说或“九服”说的征引,亦表明“五服”说或“九服”说毕竟更多具有 理想化与模式化的色彩,不易说明边疆与内地关系之跌宕变化、复杂演变的过程,因此随着时 代的发展,“五服”说逐渐被人们摒弃。 两汉时期,在接受先秦“五服”说或“九服”说,以及总结汉代丰富治边经验的基础上,基本 上形成了“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的治边思想。班固所言颇具代表性:“故先王度土,中立封 畿,分九州,列五服,物土贡,制外内,或修刑政,或昭文德,远近之势异也。是以《春秋》内诸夏 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 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内外也。是故 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 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 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靡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 道也。”② 据其所言,汉代人认为先王中土封畿,以分九州、列五服,是因为“远近之势异也”,华夏 区域与夷狄居地之间,有山谷、大漠相隔绝,是“天地所以绝内外”,两者间有明显的区别,不可随 意扰乱之。夷狄之人“贪而好利”、“人面兽心”,其章服、习俗、饮食、言语与华夏相异,其文明程度 远远落后于华夏;夷狄之地取而不可耕,夷狄之民臣而不可畜,因此先王视夷狄为“禽兽”,经营夷 狄之地必得不偿失。封建王朝应取之策,是“内诸夏而外夷狄”,即根据“华夷”不同文化的区别、 文明程度的差异等,明确区分诸夏统治之内地与夷狄居住之边陲的界限,做到内外有别。班固进 而提出对夷狄居住之边陲,应“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即强调对夷 狄应施治有度,施治的基点是与夷狄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年全国历史学高级论坛会议纪要.pdf
-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的特点.pdf
-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pdf
- 20年来的《论语》英译研究.pdf
- 21世纪乡村研究的新挑战:一个社会学的视角.pdf
- “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pdf
- “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pdf
- “农家乐”旅游研究综述.pdf
- “历史学教学论”课程应重视说课训练.pdf
- “国家”与“个人”之间——略论晚清中国对“自由”的阐述.pdf
-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与实际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逻辑谜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提升学生逻辑推理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路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材分析与教材整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家电行业智能化设备维护管理中的设备维护与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逻辑训练新策略游戏化学习的融合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福建省2025年上半年土地估价师《管理基础与法规》:国家赔偿考试试卷.docx
- 2022-2025年施工员之市政施工基础知识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