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9章防火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习 思 路 矿井火灾 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 预测 预防 预报 煤自燃理论 矿井火灾时期通风和控制 原因分析 预防 第9章 火灾防治 第一节 概述 一、按引火原因分类 1 火灾与矿井或煤田火灾的概念 内因(自燃)火灾 自燃物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并积聚热量,达到自燃点而形成的火灾。 外因火灾 可燃物在外界火源(明火或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引起燃烧而形成的火灾。 在矿井或煤田范围内发生,威协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称之为矿井或煤田火灾。 2 矿井火灾的类型及其特性 第一节 概述 2 矿井火灾的类型及其特性 二、按消防分类 A类火灾 固体可燃物质燃烧形成的火灾称为A类火灾。 B类火灾 可燃液体燃烧形成的火灾。 C类火灾 可燃气体燃烧形成的火灾。 D类火灾 如钠、钾、镁等可燃金属燃烧形成的火灾。 E类火灾 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等物质的火灾 。 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第二节 矿井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1 物质燃烧的充要条件 一、必要条件 (1)有充足的可燃物; (2)有助燃物存在。常见的助燃物是含一定氧浓度的空气; (3)具有一定温度和能量的火源。 二、充分条件 (1)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点,生成热量大于散发热量。 第二节 矿井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2 外因火灾的预防 一、我国的消防方针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二、防火对策 技术(Engineering)对策 灾前:防止起火、防止扩大;灾后:报警、控制、灭火、避难 教育(Education)对策 管理(法制(Enforcement))对策 三、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防止火源产生; 防止已发生的火灾事故扩大,以尽量减少火灾损失。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1 煤炭自然机理学说 黄铁矿作用学说 细菌作用学说 酚基作用学说 煤氧化合学说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2 煤的氧化特性 所有品种煤在常温下都吸氧,但吸氧速度不同。 煤的吸氧速度与所在空气中的氧浓度成正比: 温度不变条件下,吸氧速度常数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 吸氧速度常数U与煤自身温度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 煤在氮气中加热后再冷却可使它的活性增加,并有重新恢复到原有活性的可能。 吸氧速度常数U与粒度之间成复杂关系。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3 自然发火与自然发火期 自然发火 有自然发火的煤层被开采破碎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出现明火和冒烟的现象。 界定:1)明火、或烟雾 2)70℃以上 3)释放标志性气体,浓度有上升趋势 自然发火期 煤层被开采破碎、接触空气之日起,至出现自燃现象或温度上升到自燃点为止,所经的时间。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4 煤炭自燃条件 具有自燃倾向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堆积状态。 有较好的蓄热条件。 有适量的通风供氧。 上述三条件共存的时间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5 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因素 煤的分子结构。 煤化程度。煤的自燃倾向性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煤岩成分。 煤中的瓦斯含量。 水分 煤中硫和其它矿物质 一、煤的自燃性能 二、开采技术 三、漏风 四、地质因素 倾角 煤层厚度 地质构造 开采深度 遗煤 煤柱破碎程度 工作面推进速度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6 采空区自燃“三带” 散热带:空隙漏风大,Q生Q散 自燃带:空隙、漏风小,Q生Q散 窒息(不自燃)带:漏风小,氧气浓度低 划分指标: 漏风风速 0.24~0.1m/min 采空区氧气浓度 18~10% 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 1℃/d V =(L1+L2) / τ L2 L1 6 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 观测内容主要包括采空区遗煤温度、气体成分(氧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瓦斯)和进回风巷道风温等参数。 观测系统测点布置图(单位:m) 进风巷 回风巷 测点1 2 3 4 5 采空区 1033工作面 观测站 观测站 84 测点9 10 11  12 100 16 16 16 16 16 16 20 20 20 20 20 13 6 7 8 16 15 14 16 一、观测系统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二、参数观测结果 27 40 50 75 37 66 O2=18%等值线 O2=8%等值线 1033工作面 100 46 O2=5%等值线 96 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示意图 第三节 煤炭自燃的理论基础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