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文献综述.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文献综述目录一、摘要···························3二、关键词··························3三、前言···························3四、网络交往的界定······················3五、动机···························3六、影响···························4七、启示···························5八、综述评价·························6九、参考文献·························6十、附件:小组分工及评价···················7一、摘要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日益重要的途径,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本小组通过查阅文献,主要从动机和影响方面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概括,借此让同学们了解学者们对大学生网络交往所作的研究,并树立正确的认识,扬长避短。二、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影响三、前言网络交往以其快速、便捷、廉价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得了解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本小组通过检索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后发现近十年来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的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呈现出以动机和影响为焦点的研究态势,所以本小组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和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梳理呈现和评价。  四、网络交往的界定December 从媒介角度来界定网络交往,他认为网络交往发生在一个全球的、合作的网络系统中,它使用 TCP/IP 协议和客户—服务器模式,包含信息交换。信息可能经历一段时间,受到分配操作,并编码成不同的媒体类型,作为结果而发生的信息内容包含人们为交往而使用的广泛的符号①我国的马恒平②夏俊③黄少华、陈文江④和西方的Riva 等人⑤都认为网络交往是人们在网络上所从事的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虚拟的交往活动,由于网络交往采取“人—机—人”的主体间性模式,网络社会交往的互动也容易导致两种交往形式:一是对称性交往,比如网上合作;另一种是不对称的交往,比如黑客等。当然还有更多的学者对网络交往进行了定义,他们的概念有分歧也有共识,综合其共同点,我们小组认为网络交往是一种借助各种社会化网络交往软件,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信息交换的新型交往模式。五、动机动机是行为的推动力,任何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动机作用,网络交往当然也不例外,网络交往是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社会的补偿。一方面,Swickert等人(2002)研究了互联网使用、人格以及社会支持感之间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因素分析,他们得出个人的计算机使用主要是基于三个目的: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以及娱乐[7]。另一方面,西方的两位学者McKenna Bergh(1998)认为加入网络虚拟团体并逐渐融入虚拟团体的动机基础是归属的需要、不确定性的减少以及自尊。他们认为,归属的需要受挫导致个体感觉与他人不同;在缺乏视觉信息的环境下与别人比较,个体可能对自我的重要方面感到不确定,因而激起了他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的欲望;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消极团体的身份而影响了拥有积极自我观念的动机,因此,试图与他人联系以分享这种身份,不再把它看成消极的,进而降低污名以提高自尊[6] ?再一方面,黄少华等人(2002)认为,网络交往动机是网络交往心理产生的基础和起点,而人的心理需要是网络交往动机产生的主要内因。网络人际交往主要与人追求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这构成了网络人际交往形成的主要社会心理基础,最终体现为网络人际交往的五种动机,即;寻求安全感、体验归属感、肯定自我价值感、解除压抑感和满足权利欲[8]. 同时,有研究者还调查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具体原因及其所占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原因诸如娱乐、学习、购物、赌博、打发时间等等中,娱乐休闲所占的比例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学习的需要以及与他人保持联系的需要。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交往始于求知与时尚的心理需求,持续于逃避现实压力的需求,其最终目标是寻找情感寄托[9]小结:综合国内外学者在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本小组认为大学生网络交往源自于个人的内在需求(而个人的需求又受人格因素的影响),受制于社会因素的推动,得益于互联网优越性的拉动和诱导,实质是内外因的交互作用。当然,影响网络交往的各因素在交互作用时因交往主体的差异可能具有不同的模式,需要认真且灵活地分析。六、影响:(一)客观分析1.首先,来分析一下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有研究证实网络交往参与程度的高低水平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 [14]本小组在仔细阅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