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奶牛躯干部常用穴位.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躯干部常用穴位

奶牛躯干部常用穴位奶牛头部常用八穴位 一、山根穴 山根又名血印、人中。常秉彝先生自编歌诀血印穴治牛时瘟,头痛身热及脑昏,连同一切眼睛昏,刺后出血当时(新)松. 位置 在鼻梁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二鼻孔背角处又各有一副穴,共三穴。 针法 小宽针向后下方刺入1厘米,出血。 功效 通百脉,醒神开窍,清热疏风,镇痉止痛。并具有强心、镇痛、降温和兴奋等。 主治 感冒、暑证、肚痛、昏迷、休克。 二、鼻中穴 鼻中又名三关、内户。 位置 鼻镜正中,两鼻孔内侧下缘连线中点处,一穴。 针法 小宽针直刺1厘米,出血。 功效 通三焦 主治 慢草、热病、《养耕集》称:能治百病。 本人曾治疗一头产后奶牛呈昏睡状态,针刺上二穴,醒神效果良好。 三、鼻俞穴 鼻俞又名气海、过梁、月唐穴。 常秉彝先生歌诀:气海穴治腹胀痛,头痛热疫有奇功;刺穴中间需谨慎,针深莫教往里通。 位置 在鼻梁两旁,鼻孔三指上方与鼻颌切迹之间的中点处取之。 针法 三棱针或小宽针直刺1.5厘米,或从鼻的一侧透向另一侧。 功效 止咳定喘,泻热止痛。 主治 食胀、腹痛、暑证、感冒、咳嗽。 四、顺气穴 顺气穴又名垂津、嚼眼。 位置 口内上颌嚼眼处,左右侧各一穴。 针法 细软柳条或榆树条去掉皮、结,徐徐插入穴内18——30厘米,达鼻腔内。 功效 消胀、明目疏风通窍 主治 睛生翳膜,肚胀,感冒 五、太阳穴 位置 外眼角后方约3厘米,颧弓上缘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针法 毫针直刺3--6厘米,或用小宽针直刺1--2厘米。 功效 祛风消肿,泄热退翳。 主治 中暑、感冒、结膜炎、角膜炎 六、三江穴 位置 内眼角前下方4--5厘米处的血管上,左右侧各一穴。 针法 三棱针或小宽针顺血管刺入1厘米,出血。 功效 止痛除满,泄热通肠。 主治 眼肿、肚痛(冷痛)、腹胀 七、耳尖穴 耳尖穴,又名血印、罗成穴。 位置 而背面,离耳尖约3厘米处的耳大静脉的内、中、外三支。 针法 中宽针速刺血管,出血。 功效 祛风邪,解毒和止痛,醒脑作用。 主治 中暑、感冒、中毒、腹痛、热性病。 八、通关穴 通关穴,又名知甘、舌底穴。 位置 舌体底面两侧血管上。 针法 小宽针或三棱针刺入0·5厘米,出血。用冷水冲舌,最后用食盐擦于舌体,放血量达200--300毫升。 功效 清热泻火、健胃作用。 主治 慢草、木舌、中暑。 一、脾俞穴 脾俞穴,又名内关、连贴穴。 位置 倒数第三肋间,髂骨翼上角水平线上,背最长肌与髂肋间肌的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针法 圆利针、小宽针或火针向内下方刺2--3厘米,毫针刺3--6厘米,见针左右摆动为止。 功效 兴奋迷走神经。 主治 脾胃虚弱、泄泻、冷痛、便秘、肚胀。 二、关元俞 牛左侧关元俞穴又称肚角穴。又称反刍穴。 位置 位于最后肋骨后缘与第一腰椎横突游离顶端之间的被最长肌和髂肋肌间的肌沟中,左右各一穴。 针法 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向内下方直刺月3厘米。 功效 兴奋迷走神经。 主治 水草肚胀、便秘、泄泻。瘤胃积食,前胃迟缓。 三、滴名穴 常秉彝先生经验:此穴治牛腹胀痛,肠结尿结气不通,针刺三分血流涌,胀痛时下急建功。 位置 奶牛乳井处。 针法 以小宽针沿血管刺入1--1·5厘米,出血。 主治 尿闭、气胀、宿草不转。 四、后海穴 后海穴又名地户、交巢穴。常秉彝先生经验:地户穴治腹鼓胀,冷气结聚火针灵,针入一寸用泻法,胀消庝止见奇功。 位置 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中。 针法 提起尾巴,以小宽针或火针向前上方刺入3--4·5厘米,圆利针刺入4·5--7厘米。毫针刺入7--10厘米。 主治 冷痛、腹胀、泄泻、胃肠热结。 五、百会穴 百会穴又名千斤穴,十字骨穴。 位置 背中线上,腰椎与脊椎间隙中,一穴。 针法 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5厘米;毫针直刺6--9厘米。 功效 调诸经、通百脉、和营卫、健腰身,提高痛阈,增强免疫力作用。 主治 腰胯风湿、腰胯闪伤、后驱瘫痪。治一切诸证。 六、肾兪穴 肾兪穴又名左归尾、右尾归。 位置 百会穴正旁月8厘米处的肌沟中。 针法 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厘米;毫针直刺4·5厘米。 主治 腰胯风湿、腰背闪伤。 七、腰中穴 腰中穴又名腰带穴。 位置 腰部两侧,第3--4腰脊骨之间旁开6厘米处,左右各一穴。 针法 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2--3厘米;毫针直刺4·5厘米。此穴不可乱用。 功效 强腰肾、排气滞、消寒痛、祛风湿。 主治 腰胯风湿、腰痿。 八、命门穴 命门穴又名肾门穴。 位置 第2--3腰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针法 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厘米,毫针直刺2--5厘米 主治 尿闭、腰胯痛、胎衣不下。 九、苏气穴 位置 倒数第五、六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一穴。 针法 中宽针或火针向前下方刺入1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