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析魏、吴屯田制对三国时期长江一线军事格局的影响历史 大学论文.doc

试析魏、吴屯田制对三国时期长江一线军事格局的影响历史 大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析魏、吴屯田制对三国时期长江一线军事格局的影响历史 大学论文

试析魏、吴屯田制对三国时期 长江一线军事格局的影响 钟杰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华学院 指导教师:邓欢 摘 要:赤壁之战后,曹魏、孙吴在长江一线广泛推行屯田制,为军队提供了充足而稳定的粮食给养和后备人员,巩固了边防的军事力量,加速了魏吴军事力量的均衡,最终导致南北沿长江一线对峙局面的形成。 关键词:三国时期;屯田制;长江一线;军事格局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Wei-Wu Wasteland System to The Form of The Military at Sanguo Dynasty zhongjie Abstract:After The Battle of the Red Cliffs. At times, The Chao Wei and Sun Wu widely pursue wasteland system。Cause for the military to provide adequate and stable supply of food and reserve personnel,Consolidate the frontier for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steland accelerates the equilibrium of WeiWu’s military for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s a result, formed a south –north standoff situat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Key Words : Sanguo Dynasty; Wasteland system;Yangtze River ;Military patterns 传统观点认为,魏吴边境沿长江一线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由地理因素、作战方式等决定的。而屯田制在这一时期的广泛推行,也与两国军事格局形成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两大集团边界沿长江一线分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因。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一、曹魏政权在长江一线的屯田 1.曹魏屯田的背景 曹魏、孙吴集团基本上是按长江沿线为界,自然保护条件上没有蜀国那样明显。因此,在军事防御的紧迫性上,刘蜀不及孙吴,孙吴不及曹魏。对此,为了巩固增强长江一线的军事力量,曹魏集团便在长江沿线率先广泛设立屯田。曹魏推行屯田制背景如下: 首先,人口的大量流失。东汉末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之间的动乱期之一,其社会经济,政治都被内乱的战火拉入了空前的疲软状态,割据军阀之间的相互掠夺让原本生活在最低层的农民更加失去生活的给养保证。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形成“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1]的局面。史书里关于这一时期人口减少的记载并不少见:“是时天下户口耗减,十裁一在。”[1]今曹阻兵,倾覆汉室,幼帝流离,百姓元元,未知所归,而中国萧条。或百里无烟,地域空虚,道谨相望”[1]。当然这都是一些笼统的说法。最近几年一些学者运用现代人口学原理对这一时期的人口数目作出了推测,王育名认为:“三国时期的人口约475.2万户,2653.9万人,户与口分别比东汉下降49.1%及44.6%”[2]。葛剑雄认为:“东汉人口谷地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3]。袁祖亮在《中国人口通史》一书中则认为:“东汉初年人口约有1800千万,东汉末年人口数量不超过1800千万,当在1500千万左右。”[4]如果按照袁祖亮提出的人口数计算的话,与东汉最高人口数相比,三国人口减少了73%。人口基本上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少的时候了。 其次,土地的大量荒芜。伴随着农业人口的大量流失,百姓脱离土地而成为流民。土地大面积荒芜,“今者土旷人稀,中地未垦”[5],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形成 “地广而不得耕”,“土业无主”,“千里无鸡鸣”的大面积土地荒芜局面。 大量人口的流失和土地的荒芜对以田赋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封建国家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第一,原有的农业系统经过战乱已不复存在,粮食总产量的迅速下降,使各自为政的军阀陷入“苦于军食不足”的困境。诸军并起,“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1]曹操在这一时期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在攻打徐州陶谦时就因为军食不足而被迫放弃对徐州的军事行动。第二,人口的流失也造成军阀兵源极度紧张。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从洛阳逃到陈留,在这里“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1]。就连到了建安五年的官渡大决战手里也拿不出多少兵来,“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1]。现代战争中,综合实力是战争取胜的关键点。在古代,由于战争方式的单一化,军队编制的大小和后勤补给是否充足是决定战争能否胜利的两个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