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讲述

计 算 机 网 络 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了解:局域网与城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 了解: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了解:IEEE 802参考模型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掌握:Ethernet局域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网桥的基本工作原理 5.1 局域网与城域网基本概念 网络拓扑 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1.2 局域网拓扑结构类型与特点 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 环型 星型结构 网络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总线型拓扑构型 特点: 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的是“共享介质”方式; 所有结点都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 总线传输介质通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所有结点都可以通过总线传输介质以“广播”方式发送或接收数据,因此出现“冲突(collision)”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会造成传输失败; 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问题。 总线结构与冲突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该哪个结点发送数据? 发送时会不会出现冲突? 出现冲突怎么办? 总线型拓扑的优点: 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易于扩展,可靠性较好。 环型拓扑构型 结点使用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的物理的环型结构; 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 多个结点共享一条环通路; 环建立、维护、结点的插入与撤出。 星型拓扑构型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关系 交换局域网(switched LAN)的物理结构 5.1.3 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类型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纤 无线通信信道 讨论: 双绞线已能用于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1Gbps 的高速局域网中; 在局部范围内的中、高速局域网中使用双绞线,在远距离传输中使用光纤,在有移动结点的局域网中采用无线技术的趋势已经明朗。 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局域网对 LLC 子层是透明的 5.2 Ethernet局域网 5.2.1 Ethernet的发展 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随机争用技术起源于夏威夷大学校园网ALOHA; 1972年,Xerox公司开始Ethernet实验网的研究; 1979年,Xerox公司宣布了Ethernet产品; 1980年,Xerox、DEC与Intel联合宣布Ethernet V2.0规范 ; 90年代,10Base-T标准使得Ethernet性能价格比大大提高; 目前,交换式Ethernet与最高速率为10Gb/s的高速Ethernet的出现,更确立了它在局域网中的主流地位。 5.2.2 Ethernet帧结构与帧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1. Ethernet数据发送流程的分析 载波侦听过程 目的:检查是否已经有结点利用总 线在发送数据 冲突窗口的概念 争用期的长度 以太网取 51.2 ?s 为争用期的长度。 对于 10 Mb/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 64 字节。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冲突检测:比较法和编码违例判决法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type)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 定义重传次数 k ,k ? 10,即 k = Min[重传次数, 10] 从整数集合[0,1,…, (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随机延迟重发 截止二进制指数后退延迟算法 τ=2k·R·a 其中:τ为结点重新发送需要的后退延迟时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