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本科_爱的哲学_浅析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精神本质大学学位论文.doc

本科_爱的哲学_浅析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精神本质大学学位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_爱的哲学_浅析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精神本质大学学位论文

“爱的哲学” ----浅析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精神本质 张 倩 关键词:爱的哲学; 母爱 ;童真; 大自然 ? 提起冰心,我们总会想到那位用爱和真情赞美母爱、童心与大自然,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总是以温柔细腻的笔调、纯洁率真的思想和清丽委婉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风格。冰心的创作文体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但她比较喜欢运用的体裁还是散文。她曾在《关于散文》一文中说到:“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 冰心散文创作开始于“五四”时期, “五四”是一个新旧思想激烈斗争的时期,冰心在“五四”革命文学浪潮的推动下,结合自己民族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土壤,同时也吸收了外国文学的某些养分,并在这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旧文学的崭新的文学体式。其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对旧文学的重大突破。可以说,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先驱者,用白话创作的叙事抒情散文,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观念,显示了现当代散文的创作成绩。 冰心作品给我们呈现的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真我形象,它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闺阁文学封闭纤弱。她的散文的审美方式以心为文,交织古今,融会中外。从她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之后,就开始了散文写作。她的散文创作数量近140万字,代表作有《笑》、《往事(一)》、《到青龙桥去》、《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等,还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等。冰心的散文创作长达七十多年,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其创作可划分为早期(“五四”时期)、中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晚期(建国以后)三个阶段,创作风格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早期以“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笔调,运用委婉含蓄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曾被人赞誉为“冰心体”;中期随着生活的转折变化,一改前期婉转、清丽、典雅的艺术风格,代之以苍劲、明快、幽默和刚健的风格;晚期的创作风格随着时代与自身气质的变化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前期是温柔伤感的情调,中后期则呈现出清朗秀逸的风貌。 在冰心七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有许多优美的散文篇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母爱、童心、自然美的成功描写,这也就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的具体内容。正如秦牧所说:“她望着繁星,对着大海,赞美自然、讴歌母爱、爱慕善良,探索真理。在夜气如磐、大地沉沉的当时,她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说到“爱的哲学”,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伟大诗人泰戈尔,他对冰心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爱的哲学”的创始者。徐志摩曾经评价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特别是在散文创作方面,冰心更是汲取了其思想的精华,并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感知和理解,对于爱的独特的心灵感受,给予“爱的哲学”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形成了她的别具一格的“爱的哲学”。 一、冰心的“爱的哲学”形成因素 1、中国五四文化的影响 “五四”时期,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环境和教会学校的门槛,看到了中国社会“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呼喊”的苦难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烦闷”,她把所受到的基督教“爱”的教育与她的改良社会的爱国理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爱的哲学”,想为青年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这一时期知识界对童真的发现和崇扬影响了冰心“爱的哲学”的建构。冰心曾坦言,她是被五四的惊雷震上文坛的。爱的哲学是弥漫在五四文坛的一股温馨气息。拯救破败现实的善良愿望、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滋润使得初登文坛的、面对着现实社会苦难的作家们纷纷举起了爱的旗帜,发出;“爱”的呼唤:叶绍钧、王统照对“爱”与“美”的寄托;许地山以基督教宽容、忍耐的博爱精神对人性、社会的救赎;、凌叔华、石评梅、陈衡哲等女作家则用爱去拥抱人生,用情去唤醒人性。唯有冰心独树一帜,一以贯之地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着“爱的哲学”,并将这种美学思想系统化、神圣化。 2、家庭环境的熏陶 冰心的“爱的哲学”很大程度上也深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冰心生在一个开明的官僚家庭,拥有一个深受父母呵护的天真无邪的幸福童年。父亲谢宝璋很早就接受了西方文化,对幼小的冰心很是理解和尊重。他从不约束冰心的个性,不让她扎耳朵眼,不强求她学针线、搽脂粉,而是带着着男装的冰心骑马、打枪、参观军舰,甚至连紧一点的鞋子也不让她穿,宁愿让冰心长成一对“金刚脚”,为此,冰心曾自称为是“父亲的‘野’孩子”[1]。母亲杨福慈则是一个“极温柔,极安静的女人”,以传统女性的所有美德匡护着丈夫和孩子,把无私的爱交给他们,其温良贤淑的品性对冰心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母亲给予冰心良好的教育和伟大的爱,使冰心深深地感到母爱的神圣与珍贵,在她看来,母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李天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