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一、岩浆活动旋回的主要特征:
在整个地质发展历史中,广西经历了地槽、准地台、陆缘活动带三个不同的地质发展阶段,十九次构造运动,相应形成了五个岩浆活动旋回。以地层的阶、组相当的时代为单位统计,计26次岩浆活动(元古代五次,早古生代三次,晚古生代七次,中新生代十一次)。岩浆活动与地壳运动具有同步关系,地壳运动强烈,岩浆活动亦强;地壳运动频繁,岩浆活动亦频繁,在时间上保持着对应的关系。其活动频率从老至新:元古代0.7次每亿年,早古生代1.4次每亿年,晚古生代4次每亿年,中新生太4.8次每亿年,明显表现出岩浆活动次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时间上广西岩浆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多旋回性,从元古代至新生代有五次大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旋回,前四个旋回往往始于喷出而终于侵入活动,并具有由中基性至酸性演化规律,而后一个旋回有由酸性喷出、侵入活动至基性超基性侵入、喷出活动的变化特点。
四堡岩浆旋回:
属优地槽发展阶段,以基性与超基性成分的岩浆活动为其特征,早期蛇纹岩、橄榄岩、辉石岩为主,中期以基性成分为主的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具枕状构造的细碧角斑岩建造,与此同时或稍后有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形成由辉长辉绿岩和少许橄榄岩、辉石岩、闪长岩等岩类组成的单相或多相岩体。从其组合序列看显示蛇绿岩特色晚期为强度不大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形成为数不多的分异型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小岩株,其全岩铷—锶等时线年龄1063±95百万年,属玄武岩浆分异最终产物。
整个岩浆旋回,经历了由侵入→喷出(溢出)→侵入的发展过程;显示了由较强→强→弱的活动趋势;具有超基性→基性、超基性→中酸性的演化规律,组成了一个反映上地幔上部物质成分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岩浆旋回。
雪峰岩浆旋回:
属地槽发展阶段,早期为中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和相伴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前者组成细碧—角斑岩建造,后者形成以辉长辉绿岩为主的基性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基性岩锆石铀—铅同位素年龄为837百万年,从其岩类共生组合来看,亦显示不太典型的蛇绿岩特色。晚期(早震旦世)有较强烈的酸性岩浆活动,形成较大的花岗岩基,其锆石铀—铅一致曲线年龄为760百万年。晚期鹰阳关地区,还有以中性为主的海底火山喷发活动,组成不典型的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
整个旋回,显示了喷出→浅成侵入→喷出及中深成侵入的活动序列;经历了较强→弱→特强的过程;岩性上具有中基性→基性、超基性→中性→酸性的变化趋势,这种成分的变异反映了非同源岩浆形成深度的变化。
显然,该旋回没有四堡岩浆旋回那样典型,一是成分上超基性岩浆明显减少;二是缺泛幔源分异型中酸性岩浆活动;三是晚期形成的花岗岩为雪峰运动地壳隆起过程中花岗岩化进一步演化的产物,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成因联系。
加里东岩浆旋回:
属冒地槽发展阶段,以晚期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其特征。中晚期(奥陶纪、志留纪)仅有零星小规模的中性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厚度小于百米的角斑岩 建造。晚期由于强烈的广西运动(褶皱造山运动),中酸性(尤其是酸性)岩浆活动特别发育,在次级隆起区内往往形成巨大的“同造山”花岗岩岩基,这是一种地壳形成作用与岩浆活动在时空上同步的典型代表。其成因大部分属重熔型,在桂东南同期形成的大面积混合岩区内由于花岗岩化作用进一步演化,还形成了交代型花岗岩。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377—418百万年。
总的看该旋回岩浆活动序列比较简单,显示了由弱的喷出→强烈的中深成侵入活动过程。具有中性→酸性的演化规律,主要反映了在剧烈构造变动过程中陆壳型硅铝质重熔岩浆活动的特点。
㈣、印支—华力西岩浆旋回:
是广西岩浆活动最盛时期,无论是火山活动或者是中深成侵入活动都表现极为强烈,其成分仍以酸性岩浆活动性为最大,基性岩浆亦占重要位置。由于该时期区内构造差异性明显,桂西属于由地台转化为“再生”地槽发展阶段,以火山活动占优势,成分以基性岩浆为主;桂东南钦州—灵山一带为继承性华力西地槽发展阶段,以重熔型花岗岩类活动最频繁。博白—岑溪深断裂一带,同熔型花岗岩沿断裂活动。桂东、桂北、桂中、桂南等地,有零星重熔型花岗岩类分布。桂中尚有酸性火山岩活动。
桂西地区:早期(东吴运动前)为间性中酸性火山喷发,岩性为玄武岩、粗面斑岩、安山岩和凝灰熔岩等,每个喷发旋回厚度5~150米,组成玄武岩—粗面岩建造。同期尚有基性岩浆侵入,形成浅成相辉绿岩、橄榄辉长辉绿岩和个别超基性侵入体。晚期(东吴运动后)火山活动加剧,早、中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喷发活动较为普遍,局部地区形成巨厚的酸性、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最大累计厚度可达三千米。同时,局部地区(那坡)“印支再生地槽”拗陷中,早三叠世还有较强的海底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了厚752米的细碧岩和角砾熔岩,同时有基性侵入岩。宁明地区尚有个别的超基性岩侵入体。
整个岩浆活动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