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孟子的教育思想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_孟子的教育思想讲述

道家 自然无为 小国寡民 追求精神逍遥 遁世主义 相对主义 出世思潮的代表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 。 设址于齐都临淄的稷门,故又称稷下之学。到齐威王(田齐)和齐宣王之时,各派学者为儒、法、道德、阴阳等家都汇聚在稷下讨论学术、养士数千人。其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孟轲、荀况、邹衍(阴阳家)、淳于髡(法家)、慎到(道家)等人都带弟子游学于稷下。于是齐国成为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并替代鲁国文化的中心地位。 英国的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教授推断齐国的稷下学宫大约创设于BC370年左右,而柏拉图创设的学园约在BC350年。据此,他得出稷下学宫是世界中世纪最早的大学。 首先,“国有民办”,集讲学、著述、育才、咨议为一体的高等学府。 其次,礼贤下士,待遇优厚 。 其次,兼容并包,来去自由。 再次,自由辩论,相互吸收。 稷下之学的特点 思考 为什么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最终成就霸业的却是对学术研究思想持否定态度的秦国? 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的发展与此有相似之处? 三、关于教育目的: ——“士”、“君子”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明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 以孝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天下可运于掌上”。 “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乔家大院 三纲五常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husband guides wife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Fidelity 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① 持志养气 ② 反求诸己 ③ 改过迁善 ④ 意志磨练 持志养气 “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辨是非、善恶,决定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志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一个人如果意志专一。就能推动其意气奋发。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 反求诸己 孔子: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不尤人”; “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节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了解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并能认识到他们与孔子思想的继承关系以及他们二人思想的异同。 重点: 人性论 、教育思想 难点: 他们思想相异的原因、他们思想内部的统一性 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孟子(BC372~BC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 幼年丧父,由母亲教养成人。“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范例。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主张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中国,孔子被称为“圣人 ”,孟子被称为“亚圣”,著名的哲学家及教育家。 (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 一、孟子 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教育就是扩充“善性”的过程。“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的故事 孟 母 三 迁 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习。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近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