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项目活页.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项目活页

项目登记号 项目序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 评审专家姓名: 评审专家单位: 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 A.熟悉 B.较熟悉 C.不熟悉 评价 指标 权重 指标说明 专 家 评 分 选题 3 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论述和评价。 10分 9分 8分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论证 5 主要考察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10分 9分 8分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研究基础 2 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0分 9分 8分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综合 评价 是否建议入围 A 建议入围 备注 评审专家(签章): 说明: 1、本表由通讯评审专家填写,申请人不得填写。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两栏不填。 2、请在“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A、B、C选择一个画圈;在与“评价指标”对应的“专家评分”栏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划,也不能多划,权重仅供参考;如建议该课题入围,请在“综合评价”栏A上画圈。“备注”栏可填写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或不填写。本表须评审专家本人签字有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认同机制与重大群体事件的预防化解策略研究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评述 近年来,我国群体事件出现了新变化。群体事件持续时间延长,参与者团结性增强,社会大众关注度提高,对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乌坎事件”便是典型。在这类群体事件过程中,认同机制提高了参与者的团结性,维系着事件行动的持续进行。因此,分析群体事件中的认同机制,探讨重大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生成机制及作用机制,以此研究预防与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策略,意义重大。 所谓认同,指的是个体将对象视为自我的重要来源或组成部分,为之付出甚至不惜代价。认同在社会冲突与群体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备受研究者关注。国外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研究,多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社会运动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认同的生成机制和作用机制。所谓生成机制,关注群体事件中认同如何形成;所谓作用机制,旨在探究群体事件中认同如何发挥作用。 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形成,研究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做了分析。宏观分析主要从整体社会变迁来解释新社会运动的认同基础,研究者指出后工业社会的价值变迁(Inglehart 1977),意识形态变化(Alan scott 1990),中产阶级激进主义的兴起(Cotgrove & Duff 1980),女性境遇及其意识的变化(Mansbridge 1986,Whittier 1995)等因素是新社会运动中认同的社会根源;微观视野的分析主要探讨在具体的群体事件中,参与者如何建构并分享认同。主要成果包括斯诺等人的框架分析理论(Snow 1986,2004),麦克亚当对社会网络与认同形成关系的探讨(Friedman & McAdam 1992),以及戈德温对情感与认同构建的关系的分析等(Goodwin 1992,2009)。 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作用,研究者从宏观上分析了政治认同的变迁对于政治社会发展和欧洲民主化的作用(Tilly 2002,2008)。微观层面上说,学者指出了认同对于人们参与高风险行动的作用(McAdam 1986),参与成员的团结性和忠诚度与认同紧密相关(Hunt & Benford 2004),运用恰当的策略争取社会大众的认同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环节(Gamson 2004)。因此,运用理性策略获取社会的认同,是群体事件中领导人的关键工作(Bernstein 1998,2002)。 国内学者对群体事件中认同问题也做了研究,学者指出,以宗族和血缘为基础的身份认同在乡村群体事件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应星 2000,景军 2003,肖唐镖 2006,邱新有 2008),宗族认同往往与紧密的内部网络一起使得乡村群体事件激进化、暴力化(王国勤 2008)。毛泽东时代遗留的阶级身份认同吸引了大量的工人参与群体事件(于建嵘 2006);新型小区的业主身份则为小区业主参与维权运动提供了动力(孟伟2007,史云桐 2008)。 国内学者对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分析起步较晚,专门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因为认同机制在过去中国的群体事件中体现得不够明显。随着群体事件新特征的出现,认同机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课题旨在对重大群体事件中的认同机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