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陷入两难是命中注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澎湃新闻陷入两难是命中注定”?

澎湃新闻陷入两难是“命中注定”? 这个夏天,凭借一连串针对国内反腐大案的深度调查报道、直切政治核心群体的专题话题,以及不断被抛出的颇具亮点的交互式内容产品,立志于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的澎湃新闻,正在中国新媒体阵营中迅速蹿红。 立处上海的澎湃,引人瞩目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这个举止不 俗的新媒体试验品,所改造的对象,其实是一家“官媒”身份的都市报,即上海报业集团的《东方早报》。而这场改造,也受到了上海当地以及中国政府宣传部门的 重视,他们交给澎湃的核心任务就是:如何在数字阅读环境下继续占领舆论阵地。 然而乘风破浪的日子并不长久,8月的最后一周,也是就在澎湃产品正式宣布上线刚满一个月之际,它便接连遭遇有关立场和底线的责难。由此,外界对于澎湃的关注,也进入到一个关键性话题:澎湃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表现犀利举止,还能维持多久? 8月25日,先是一篇名为《澎湃的翻译可信吗》的文章在微 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该文出自一个笔名叫五月花号的人,文章首先发布于他的微信自媒体平台,其中列举了澎湃新闻在对《经济学人》封面特写文章 《中国想要什么》(原标题为:“What China Wants”)的翻译稿件中,多次删节原文中对中国的负面描述。比如译文在保留有关中国领导人“已经在设法解决国内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巨大矛盾”的表述之 后,删除了随后一大段关于中国民粹主义日趋抬头的警告。然而,原文中上述两部分内容实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且作者更希望强调的,恰恰就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 因此,五月花号批评澎湃的这种选择性翻译是“肆意扭曲,借翻译的口,说自己的话”。 就在同一天,翻译风波尚未平息,一个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的思想智库——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在其官方微博——“思想火炬”发贴说,“针对澎湃新闻开通以来的一系列不当做法,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 门及时提出严厉批评予以纠偏,并明确要求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体都要‘一个标准、亮明底色、筑牢底线’。”尽管这条言辞激烈且批向明确的微博在发布 数小时后,就被作者删除,但鉴于其微博的官方身份,该消息还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发生在同一天的这两次对于澎湃新闻指名道姓的责难,角度却是如此大相径庭。夹处其中的澎湃,并没有对任何一方的指责做出公开回应。但这或许也证实了之前部分媒体同行对于澎湃的一种形象比喻——它注定要扮演一个两面派。 “在中国从来就没有放开搞新闻一说。其实我们一直被盯得很 紧。”一位澎湃新闻的中层人士如是说。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这位接受采访的中层人士要求在报道中匿名。他坦言,现阶段还在努力适应新媒体报道节奏的澎湃,无 论是选题方向或是对价值立场的把握上,确实“还比较粗糙”。这位中层人士还证实,8月末“上级领导”针对澎湃“底色和底线”问题的严厉批示确实存在,而澎 湃新闻时不时会收到来自监管层要求删除报道的指令,但他并不清楚迄今有多少篇文章被要求删除,也没有给出具体的例子。无论是对媒体从业者还是监管层来说, “底色和底线”几乎是一条只可意会、却人人皆懂的微妙标准。 澎湃新闻7月23日宣布“上线”,直接以一个网站加一个移 动新闻客户端产品为平台,对外发表各种报道。在澎湃问世之前,新媒体阵营的生力军,主要是一些科技和商业博客,以及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大批自媒体。这 些小规模的新媒体产品,从监管的角度讲,甚至不具备从事原创新闻报道的完整资质。 澎湃新闻的血统却比这些草根新媒体要“高贵”很多。从产权 结构和监管体系上说,澎湃新闻的控股股东,是去年10月刚刚完成整合、对转型新媒体领域雄心勃勃的上海报业集团。这就是为什么澎湃敢于在报道内容的选择 上,率先深入到能攫取更多读者注意的“时政”领域,并提出要为读者“提供最活跃的时政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这一选择,帮助澎湃在创立之初,就在整个 新媒体阵营之中显得卓尔不群。 澎湃在筹建阶段的负责人王国培,数月前曾对搜狐网表示,澎 湃初期已经落实到位的投资就高达3亿到4亿元。其浩浩荡荡超过300人的创业团队中,有接近六成的员工源于《东方早报》的业务核心层。这家创立于2003 年的都市类报纸,尤其见长于时政和文化领域的报道,它用了十年的时间已经在业界以及读者中积累了足够的公信力和专业口碑。比如《东方早报》曾经是2008 年秋天首家揭露中国婴幼儿奶粉遭遇三聚氰胺污染的媒体。显然,获得资金支持的澎湃,继续选择以高人力成本来维持高质量的内容产出。 这些因素的叠加,成就了澎湃的信心和野心。但是,业界始终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情来看待澎湃的诞生和壮大。 “相比于网络上那些低成本和粗制滥造的自媒体产品,澎湃的 出现,是中国第一家以新媒体平台来提供高质量严肃新闻内容的平台。现在传统媒体人人都在谈转型,澎湃如果做得不错,那对大家肯定是一种借鉴。”《财经天 下》主编李翔所表达的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