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复习的策略考(讲座).1.16.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实验复习的策略考(讲座).1.16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F合=T-f,要测量F合必需测量T 和 f。 因 f 不易测量,我们不测量它行吗?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怎样平衡摩擦力f? 你们是怎样判断小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能用目测吗?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点拨: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表明此时合外力为零,这时如果给小车挂上重物,就多出一个细线拉力T,这个拉力就是小车受到的真实合力,即F合=T。 师生一起推导:对小车受力分析:T =Ma,对重物受力分析:mg-T=ma,两方程联立得: ,可见: 若Mm,有 ,比对 。只要满足 Mm,就可把重物的重mg当作F合。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用天平可测出M和m,a可利用纸带根据逐差法计算得出。若 则牛顿第二定律得证。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二.关注近年高考动向,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谢 谢! * * 2015年1月16日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的策略思考 G N T f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2.如何测量这三个物理量? G f N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N G f T 能否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T? N G f T mg T 一.巧设物理实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N G T f F合 a 0 (为什么向下弯曲?可让优生课后思考。提示:对 求导 可知,结果为减函数)。 *拓展:从历年高考实验题呈现方式看,实验题很少考单一实验,而且素材一般较新颖,得分率普遍很低。 如:图线末端为什么会弯曲? 又如:鉴于本实验误差较大,实际很难操作,通常采用较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如气垫导轨、力传感器和光电门。设计三个具有一定迁移能力的问题: (1)若本实验采用气垫导轨是否要平衡摩擦阻力 f? (2)若拉力 T 采用力传感器测量,是否要满足Mm?作出的a-F合图线末端会不会弯曲?(由于拉力T可直接测量,不用mg来近似表示) (3)要是研究对象变为重物和小车及砝码组成的系统,作出的a-F合图线末端会不会弯曲?应如何进行实验? N Mg mg f 第(3)问明显很难,教师要设置思维台阶降低难度。我们可以模仿上述方法,对该系统再进行受力分析,在已平衡摩擦力的前提下,系统的合外力F合就是重物的重力mg,不用满足Mm,作出的a-F合图线末端不会弯曲。由于要保持系统质量(M+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F合的关系,可将车上砝码移到吊盘上就行。 例如.近六年实验考查情况: 例如2012年北京高考第21题(实验题) 高考实验题设计较为新颖,它能很好承载探究性和开放性这两个功能。结构较为完整,能充分体现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等。 为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我们应对《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进行梳理。 例如: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常见错误及纠正。 (易造成电源短路) 由于课时普遍很紧,要完成教材中的学生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在时间分配上是不够用,实验质量和效果也成问题,使“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讲实验、听实验、背实验。”容易造成这样的困惑:“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考全糊涂”。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实验素材,抓住学生好奇心,充分展示实验教学的魅力。 实物连接图三步走:(图中三种颜色表示) 3 15 V 2 1 3 5 10 1 5 V 0.6 3 A 2 0. 6 1 2 3 4 0. 0. A 常见错误: 3 15 V 2 1 3 5 10 1 5 V 0.6 3 A 2 0. 6 1 2 3 4 0. 0. A ① ② ④ ③ 学生错误原因: (1).不知道电流的流向. (2).不懂得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3).没有实际操作。 又如复习“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由于本实验与前面“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十分相似。我们可以抛开了传统的复习方式,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充分运用发问的技巧,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真正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实验的探究功能,精心设问,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