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史悠久,演化庞杂,然就本人从事高中历史教学30余年所接触之史料,尚可略见一斑,现不揣浅陋,缀文如下:
察举征召制
汉武帝建立的新的选官制度:一是察举,二是征召,三是从博士弟子中选官。
首先,察举就是由下而上进行考察和推举人才为官。早在汉初高祖时就曾下诏由诸侯王、郡守向相国府输送“贤士大夫”,以后汉文帝时也曾下诏“举贤良能言极谏者”,由文帝亲自进行策问,但未成为正式制度。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孝子、廉吏,后合称孝廉)(《汉书·武帝纪》)以后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察举制正式确立。汉武帝还令公卿、郡国举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然非常科、往往若干年才举一次。被推举到京师的人才,经过考核,量才录用任以官职。
其次,所谓征召,就是以皇帝的名义,选拔地方上的一些有名望的人到京师任官,武帝初年曾征召了一批社会名流,如名儒申公、辞赋大家枚乘等。以后相沿成例。与此相配合天下吏民可通过上书献策获得官位。如朱买臣等。
第三,从博士弟子中选官,武帝时在长安城外为博士弟子兴建太学,由太常选民间18岁以上仪表品行端正之人共50名入太学,入学后免本人徭役。随博士授业。另由郡县选择若干人亦入太学一起学习,学习一年期满,通过考试成绩合格按等级任官,不合格者退回原地。
选官制度的改革使大官僚大富豪子弟垄断官位的局面有所改变。使普通地主子弟,甚至少数社会下层的人也有机会做官,甚至参与到朝政中来。这就扩大了西汉统治的社会基础。因此武帝时不拘一格的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东西汉制度相因,然到了东汉中后期,豪门势族把持着仕进之门,荐举者与被荐举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门生故吏关系,交织成一张官场人际关系大网。致使中央选拔人才的大权旁落到豪门大族少数人手中。正像汉末童谣所唱“察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察举制已彻底变味,成为吏治腐败的代表,至此,察举制走到了尽头。
九品中正制
随着察举制的衰落及朝代的更替,一种新的选官制度浮出水面。那就是九品中正制。但实际上,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为笼络士族,采纳颍川人陈群建议而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官分九等,由中正官品评其等级,然后由有关部门任以相应官职,故称九品中正制。
还在曹操时,因操秉政20余年,用人“决于胸臆”“各引其类”。然对汉代乡闾评议并未完全废弃。只是要改变汉末乡闾评议中产生之弊病。其方法是:一是提倡“唯才是举”即凡是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一律任用,这种重视人才甚至到了轻徳的地步。以此反对虚伪道德和名实不符;二是压制“朋党”浮华和私人操纵选举,力图将选举之权控制在政府手中。当曹操平定荆州时,托当地大名士韩嵩“条品州人优劣,皆擢用之”,其方法可看作是九品中正制的萌芽。曹操任崔琰、毛玠“总齐清议,十有余年”,即注重用人的德才品评。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到东晋达到鼎盛,衰落于南北朝,废除于隋朝。其间历近400年。它对两汉察举制有继承有发展。其后期出现在品评等第时只看家世不论德才,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明九品中正制度已穷途末路。它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工具,而且其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保护的是士族世袭政治特权,也随着士族制度的衰落被彻底废除。
科举制
由于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严重地妨碍着中央皇权。于是在隋开皇七年,隋文帝下诏“罢州郡之弊,废乡里之举”,规定所有官员的选任一律先分科参加考试,然后由吏部录用。按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其去留和所任官职的品位。从而开创了科举之途。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在已有诸科中设进士和明经诸科,由吏部按策试成绩选拔官吏。至此科举制正式形成。到唐代武则天时创武举和殿试,使科举制进一步完善起来。历宋、元、明、清不断发展和完善、科举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选官制度。自隋至清末1905年废科举,其间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使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日臻完善。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使大量中下层知识分子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而不惜皓首以穷经。同时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大量的庶族地主甚至布衣,通过科考小者任州县,大者登台阁,极大地打击了东汉以来豪强士族势力的残余,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的进步,使社会各阶层参政的机会至少在表面上略显公平、合理。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史悠久,演化复杂,但就其演化的轨迹,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量人才的涌现与一定时期的选官制度密切相关。制度的严格执行对国家人才的质量有直接关系,而人才辈出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文化性探析.doc
- 中华文化概说试卷-004.doc
- 中南大学制造工程训练答案.doc
- 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x李1x123.docx
- 中古史下册复习材料.docx
- 中古复习大纲一.doc
- 中南大学制造工程训练试卷二.docx
- 中国人为什么学不好英语(转).docx
- 中国五金产业(机械门锁及指纹锁)的发展分析.doc
-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考研预测难度范围及知识点归纳.doc
- 2025-2030年中国数字对讲机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新版.docx
- 2025-2030年中国洗选设备市场前景趋势调研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新型制剂行业风险评估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模具钢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小学各年级, 快乐写作,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主题班会.pptx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转向系统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标准件市场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机器视觉系统市场前景趋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家园合力助推融合教育.docx
- 存货管理论文两.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