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民航大学建校60周年成就展解说词.doc

中国民航大学建校60周年成就展解说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航大学建校60周年成就展解说词

中国民航大学60年成就展解说词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热烈欢迎大家光临。 中国民航大学60年成就展,是中国民航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向着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展览分为历程墙和“六秩华诞,新纪腾骧”两大部分。 一、第一部分,60年历程墙 首先请参观第一部分,60年历程墙。 这一部分选取中国民航大学建校60年以来的节点或标志性事件,展现学校60年来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脉络和突出成就。 1951年9月25日,新中国培养民航专门人才的学校——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在天津宣告成立。这所由毛泽东主席任命首任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校址的学校,奠定了中国民航大学的第一块基石。学校在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步中应运而生,承担起了服务中国民航科教事业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学校数度变迁,几经易名,但为中国民航事业奋斗的使命从未改变。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学校焕发新颜。1981年,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世纪之交,学校进一步适应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学校建设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6年5月30日,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使学校发展踏上了新的航程。 近年来,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已顺利实现了从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性过渡,探索出了一条中国民航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第二部分,新世纪腾飞 现在请参观第二部分,也是成就展的主体内容:“六秩华诞,新纪腾骧”。 这里的“秩”,即十年的意思。“新纪”是新世纪的简称。“骧”,原指马奔跑,这里引申为腾飞、高举。 请进展厅。 本部分撷取学校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部分资料,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开放办学的视角,展示学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一)专题1,学科专业 本专题主要介绍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 学校有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民航局重点建设学科3个,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和民航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 现有2个在建博士点一级学科。 现有49个硕士点,是1999年24.5倍。 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新增7个硕士领域,基本覆盖民航业务范围。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项目成为中欧合作的典范。 现有本科专业27个,数量是1999年的2.1倍,有效满足了民航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民航特色专业建设持续加强,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天津市品牌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合作成立了国内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航空类工程师学院——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 (二)专题2,人才培养 本专题主要介绍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层次协调发展的局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学校以民航特有专业建设为重点,积极扩大民航紧缺人才培养规模,2010年在校生是2001年的2.4倍。至2010年底,民航特有专业学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87%。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在4年一度的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4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现在请转到这里。 民航特色教材建设成效显著,8部教材纳入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教材被评为民航优秀教材。 精品课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现有12门天津市级精品课。 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培养精英人才。 学校持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崇尚严实、致能致用”的一流应用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优秀实验室6个。 新世纪以来,学校着力开展飞行人才培养,累计为国航、东航、海航等20余家航空公司培养飞行学员2400余名,现年招收规模500余人。 学校继续教育讲求实效,着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培训内容覆盖民航主干业务 (三)专题3,科学研究 本专题主要介绍学校针对航空运输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航空运输安全保障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为行业和社会发展贡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学校承担了14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6项,整体科研实力大幅提升。 2010年科研经费是2001年的10.3倍。 学校在适航与深度维修、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地面特种设备、行业规划与管理、民航信息技术、民航安全管理、机场工程、通用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2011年国家级项目再创新高。截止8月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是2010年的2.3倍。 学校积极发挥学科、科研和地缘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正在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