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梳女2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梳女2讲述

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言说者对自梳女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站在不同的立场,对自梳习俗会有不同的看法…… 一、清朝与民国: 自梳是陋俗与奇闻 珠江三角洲女子不落家或梳起不嫁的习俗,清朝以来即有县志、族谱和人文笔记等文字记录。番禺、顺德、南海和香山等地的县志,有关不落家、不嫁和恋金兰等风俗的记录,言辞虽简,已有贬斥之意,如乾隆十五年 《顺德县志》载: “女多矫激之行,乡中处女每与里女结为姊妹,相为依恋,不肯适人。”。道光十五年的 《南海县志》: “广州女子多有结金兰……染其颓风”,咸丰三年 《顺德县志》又载: “昔人所谓妇女恋金兰,归母家不时返者,穷村僻壤囿于故习者有之,今则厥风大革矣。”其所使用的 “颓风”、“矫激之行”、“厥风”等词,含有病态与过分之意。 清朝与民国的士绅文人大多数反对不落家和自梳,但有些记述相对中立客观,批评之语较为温和。胡朴安在 《中华全国风俗志》对此风俗亦无厌恶或贬损之意,他对恋金兰私生活的描述,在众多风俗记录中是绝无仅有的。胡朴安并不反对女子 “不嫁”或 “必嫁其自识之男子”,他反对的是以不嫁之名而行 “以便其桑间濮上、朝秦暮楚之多夫主义”,言下之意是,女子可以不婚,但不能有违贞节。 二、建国以来: 自梳女既反抗又妥协 虽然胡汉民于 1908 年就把自梳女看作是 “反抗专制家庭”的成功范例,但很少有人附和。在解放前,自梳女未被视为进步现象。例如,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有关女子独身的讨论中,支持女子独身的思想资源主要来自西方,几乎没有人提及自梳。自梳的反抗意义要表达出来并得到肯定,需要另一种语境。这语境在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了,新生的政权以革命的姿态反帝反封建,宣称解放所有被压迫者,自梳女为争取自由而反抗,当然是合理合法的。 解放初,为了落实新的政策法规,妇女被组织起来参加各项活动,其中一项是讲述 “妇女翻身史”。同时,1950 年颁布了新的 《婚姻法》,为了贯彻法律,地方政府需要调查自梳女不嫁的原因。其中一份档案是 《1953 年调查容奇大和生丝婚姻法贯彻情况报告》,这报告是调查人员访问了丝厂女工之后综述而成。报告提到,女工不嫁的原因主要有: 1. 过去旧社会把妇女不当人 看 待,妇女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经 济社会上不得 自由,结婚后被婆家丈夫虐待,一生受打骂; 2. 结婚了自己的钱要交给丈夫; 3. 婚姻都由父母包办,怕结婚后夫妻感情不好; 4. 顺德妇女自梳不嫁已成风气,觉得妇女嫁人是一件卑鄙的事情; 5. 怕结婚后工厂不招工,生活会有 困 难; 6. 在 旧 社 会 里,男 人 嫖、赌、饮、吹已养成习气,不务正业,不但不负担家庭,反而要妻子养活他们。 分析以上的表述,自梳不是疯狂的行径,而是理性的选择; 不是陋俗,而是向封建婚姻陋俗发起的反抗。同时,自梳的行为还被提升到是对制度的反抗。一份 1957 年的报告指出: “解放前,顺德县有许多终身不结婚的自梳女,这就是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三、新世纪: 自梳是神秘落后的他者世界 一些媒体和学术研究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自梳女习俗,隔着时间的距离和身份的差异,自梳女成为了 “他者”。需要说明的是,媒体与学术研究本是两个迥异的领域,但它们可能支持同样的价值观和论断逻辑,是不同却又相互支持的话语体系,因而可以看作同一话语。如福柯所言 “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具体来说,这些言说以当代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为理想模式,认定自梳女的选择是不自由、不自觉的; 它们以异性恋为标准,认为恋金兰是变态或怪异的; 它们把现代文明看做是进步的,自梳女则代表了落后和愚昧。 20 世纪末以来,随着自梳女逐渐老去,媒体出现了一股追忆和怀旧的潮流。这些报道的取向从其标题已可见一斑,如 《自梳女: 最后的独身部落》、《自梳女: 一个神秘的女人部落》、《走进神秘自梳女会馆》、 《探访岭南最后的自梳女》、《广州最后的自梳女》。 “最后”和 “神秘”等词语频频出现在标题中,似乎自梳女是神秘且与世隔绝的特殊群体。从媒体策略来说,这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从报道的内容看,她们的生活与一般老人的生活没有多大差别。 有些学术研究也把自梳女与当今的剩女、不婚族、同性恋进行比较。从方法论上来说,脱离这些群体产生的具体历史社会,比较反而是模糊了焦点,变成空泛的评价。然而,这样的评价反复出现在学术期刊的文章之中,自梳女在其中成了被定义、被贴标签和被言说的群体。 一旦把当代女性的生活方式看作是理想和标准,自梳女对婚姻的反抗就被赋予了各种负面的评价。她们在历史上所具有的反抗性,她们为自己的生活所赋予的各种意义都被掏空了。 参考文献 [1]叶春生.珠三角的“ 自梳女” [J] .西江大学学报,2000(4). [2] 方芸虹.中国女权抗争中的自梳女风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