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第五章-油气藏的形成课案.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五章 油气藏的形成 第一节 油气聚集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第一节 油气聚集 一.概述 圈闭:储集层被联合封闭而形成的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 圈闭有两个基本要素:(1)储集层;(2)封闭条件 圈闭类型划分表 大 类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水动力圈闭 复合圈闭 亚 ? 类 1.背斜圈闭 2.断层圈闭 3.裂缝性背斜圈闭 4.刺穿圈闭 1.岩性圈闭 2.不整合圈闭 3.礁型圈闭 4.沥青封闭圈闭 1.构造鼻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 2.单斜型水动力圈闭 3.完全水动力圈闭 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 2.构造-水动力圈闭 3.地层-水动力圈闭 4.构造-地层-水动力圈闭 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油气藏的特点是指单一的储集层,同一面积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工业油气藏:具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有效容积:圈闭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 一个圈闭的有效容积大小是由闭合面积、闭合高度、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参数所决定的。 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向外流出的点。 闭合面积: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 闭合高度:是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指储集层的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达到一定要求的岩层厚度。 构造幅度:是区域倾斜面到褶皱顶点间的垂直距离。 油气藏的度量 油藏外边缘(含油外边缘):油水界面与圈闭顶面的交线。 油藏内边缘(含油内边缘):油水界面与圈闭底面的交线。 气顶:油气界面以上的含气部分。 气顶外边缘:油气界面与圈闭顶面的交线。 气顶高度:油气界面与油气藏顶部高点间的高度差。 油藏高度:油水界面与油气界面或油藏顶部高点间的高度差。 含油面积:油藏外边缘所圈闭的面积。 ? ? 二.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单一圈闭的油气藏常见的是背斜圈闭和岩性圈闭。在静水条件下,油气首先在背斜的高部位聚集起来,然后,在低部位聚集,直到充满整个圈闭。而且,圈闭中的油、气和水是按比重分异的,由圈闭的顶部向下依次聚集的是天然气、石油和水。 三.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聚集 在含油气盆地中,成带、成群分布的圈闭,即为系列圈闭。 位于生油凹陷附近的系列圈闭易产生差异聚集,其差异聚集原理可简述为:在油源区形成的油气,进入饱含水的储集层后,沿着一定的路线(由溢出点所控制)向储集 层的上倾方向运移,位于运移路线上的系列圈闭将被油气所充满,其结果使天然气分布于系列圈闭底部靠近油源区一侧的圈闭中,向上倾方向的圈闭中依次为油气藏、纯油藏和空圈闭。 油气差异聚集得以发生,必须具备以下四点基本条件: 1.区域倾斜背景上存在相互连通的系列圈闭,且溢出点向上倾方向递增; 2.系列圈闭区域倾斜的下倾方向存有丰富的油源区; 3.系列圈闭具有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使油气能在较大范围内作区域性运移; 4.储集层中充满地下水,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可以指明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路线,为我们选择勘探对象提供某种依据。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大型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充足的油气源、存在良好的储集层、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一.充足的油气源 一个含油气区油气量生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1)有机质丰度;(2)有机质类型;(3)有机质成熟度;(4)排烃效率。 能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沉积盆地具有:(1)有生油坳陷且分布面积较大;(2)沉积速率高,沉积历史较长。 二.存在良好的储集层 储集层应具有孔隙度和渗透率好的物性条件,储集层厚度较大,利于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大型油气藏。 ? 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生储盖组合: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有规律的组合。 油气勘探的实践证明,生、储、盖层密切配合,是形成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中生成 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到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据生、储岩层的接触关系,将生储盖组合分为二大类: 1.连续生储盖组合:三者存在于连续沉积的地层单位中,包括上覆型、下伏型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