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地理学5-7已修改解题.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世界城市发展史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 古希腊城市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其特点: 多位于利于农业、防御、贸易之处; 多有城墙; 宗教在城市布局中占主导地位; 中心广场多为宗教和政府建筑; 从中心放射出的林荫道旁以富人为主; 商人、工匠多居住在工作地; 农民交粮以换取城市的保护。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从罗马帝国消亡至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1000多年; 以欧洲为代表; 城建初期政治、军事利益考虑先于经济,后期变化较大; 以“自治市”(自由城市,帝国城市)为发展核心,实际为城市为中心、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 以城市为单元,结成政治性同盟,使该时期欧洲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 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 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肖伯格的前工业化城市世界的一般模式 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超过任何时期。 (1)19世纪起,城市化的进程在西方国家大幅度铺开; (2)亚、非的沿海城市成为殖民桥头堡,畸形繁荣; (3)世界城市体系(不平等)逐步形成。 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如: 大都市带出现;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1970年代,戈特曼认为世界有六个大都市带: (1)波士华(Boswash),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2)芝匹兹(Chippits),美国大湖沿岸都市带 (3)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4)英格兰大都市带 (5)西北欧大都市带 (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还有三个可能形成大都市带的地区: (1)巴西东南部 (2)意大利北部 (3)美国西部 第二节 中国城市发展史 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二、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 (1)城市商业空前发展,传统坊市制被打破 (2)新型的城市型聚落——镇、市开始出现 (3)大中城市继续发展,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三、近现代社会时期 (1)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 (2)城市发展速度加快 紫禁城轴线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二、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三、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四、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 五、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率提升的几个有利因素 1978-200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率从17.92%上升到45.70%,平均每年提高0.926个百分点。 (1)经济的快速发展。1953-1978年,中国GDP算术平均增速是每年6.68%,而1978-2008年高达每年9.9%。城市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2)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在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达65%左右,在二、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占就业的比例为84.1%。 (3)三资企业的大发展。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约40倍,吸纳了大量进城务工者就业。 (4)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大幅增长。自1994年中国汇率改革至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了近860%。 (5)改革城市化相对缓慢的欠账。1952年至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仅从12.46%提高到17.92%,26年时间只上升了区区5.46个百分点。即使考虑到在此期间中国人口增长近一倍的情况,城镇人口比率的提高也是相对缓慢的。 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与水平测度代表性的观点 (1)中国存在着二元城市化模式,而“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在中国整个城市化过程中正在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2)改革时期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双轨式城市化动力机制: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和自发性城市化; (3)从政府、企业、个人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正出现新城市化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 (4)外资已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新动力,提出对“外向型城市化”的讨论; (5)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成因包括市场经济体、政治分权化、人口变化、全球化和科技变化。 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陈明星等) 从指标的权重排序看,前两位分别是人均工业总产值(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