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课案.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练: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4题)“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孔颜之乐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意思是说,虽然吃着粗糙的食物,住在简陋的地方,但仍感到乐在其中。对于那种违背道义而取得的财富和尊位,他视其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眼即逝。 这个故事道出了孔子的生活原则,是他将对道义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也继承着这种精神操守,所以孔子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平时的生活,不过是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禁不住那种忧愁,但颜回却能自得其乐而不动摇,颜回真是有贤德的人呵!孔子称赞的正是他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和境界。  在这里,孔子和颜回所乐的“道”,它的核心精神就是孔子常说的仁。“仁者爱人”,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行仁德,以仁爱的原则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处以仁爱、宽厚的心态和情感关爱他人,善待社会,并且不断反省自身是否时时做到了仁,这样就会如宋代另一位大儒朱熹所说的“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也就是抬头无愧于上天,俯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这个世界,这其中的快乐可想而知。 不过,“乐道”并不是要拒绝财富,甘于贫穷,而是说,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也不能改变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操守。在孔子、颜回看来,人生境遇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遭遇到何种不幸或烦忧,君子都要严于操守,不改变实践仁爱道义的初衷,相反还将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 导练2:(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程朱理学主要思想观点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陆九渊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导练3:(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5: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认识论: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朱熹:《童蒙须知》 修养论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朱熹的这首诗吗?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 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 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 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格物致知”: 穷究事物的原理,探个究竟,做个真正的明白人。 程颢、程颐(北宋) 朱熹(南宋集大成者) 世界本原 社会伦理 认识论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客观唯心主义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陆王心学 概念: 基本内涵: 影响: 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 (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2)主张扫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