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版AHA心肺复苏指南汇编
心肺复苏简史与时间观念
心肺复苏(2015 AHA)技术
技能大赛
葛洪《肘后备急方》(晋,200-300)介绍自缢急救 ——“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断之。…悬其发…塞两鼻孔,以芦管纳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更递嘘之…”
悬发:通畅气道
芦管:似气管插管
塞鼻:保证不漏气
嘘之:人工通气
该法历代均有传承,但
一直没有发展为现代意义
上的心肺复苏技术
1950s
1960s
1960s
徒手心肺复苏术诞生
Zoll提出电击除颤,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术
强调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生命质量,提出心肺脑复苏,持续生命支持理论得以发展
1990s-20c以后
彼得·萨法(Peter Safar)和詹姆斯·伊拉姆(James Elam)发现过伸头部可保证气道开放,采用人工呼吸复苏
1980s
重视生存链,发展为心肺复苏学,2000年出版第一份国际指南,每5年修订更新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人工呼吸(Airway Breathing)
胸部心脏按压(Compression)
心脏电击除颤(Shock)
1960年Peter Safer将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传统的心肺复苏术(徒手CPR),归纳为ABC步骤。
1966年美国医学会引用了上述成果,推广徒手CPR。
“CPR之父”彼得·萨法(Peter Safar,1924 –2003)
1956年卓尔(Zoll)首次应用体外电除颤仪除颤抢救成功1例心室纤颤患者,后来还证明电除颤技术可以终止临床上任何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1961年Lown等人发明了应用R波触动同步电除颤技术,该方法有效的防止了刺激落在心动周期的易损期上,较安全可靠。Lown将该法命名为心脏电击除颤或电复律法(cardioversion)
1998年正式提出早期应用AED进行除颤,是另一个革命性飞跃。AED的使用可将猝死患者生存率提高到50%。
心脏电除颤是应用物理学中强电流抑制原理,以短暂高能量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肌,使所有心肌纤维在瞬间同时除极而处于不应期,抑制各种异位兴奋灶和短路可能存在的折返途径,从而使窦房结的正常冲动得以再次控制整个心脏的活动,恢复窦性心律。
类比1:108将乱阵了,宋江管不了。一个电流把众人同时打蒙。晁盖赶紧从地府回来了,重新号令部下。
类比2:胳膊不停大脑指挥了,乱动。电一下,整个胳膊被打蒙。大脑借机会重新控制胳膊的活动。
技能大赛
BLS
A-airway
B-breathing
AED
C-circulation
1992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正式引入了“生存链”的概念
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与生存链的“四个早期”息息相关:
①早期识别危险征兆,求救并启动EMS系统——②早期徒手心肺复苏——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ALS。
胸外按压可致心脏和胸廓压力变化,人工建立病人的循环,保证重要脏器(尤其是脑)的血液供应,维持其功能。这种机械刺激还有诱发心脏起搏的作用。
空气中氧浓度 21%,健康人呼出气体中氧浓度为16-17%,人工呼吸可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无法识别征兆,没有AED,
仍然可以及早期CPR
时间就是生命
相关概念
心脏停搏
心脏/心搏骤停
猝死
全脑死亡
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 CA)
是指心脏有效搏动停止,全身血液循环处停止状态的一种统称,表现为无意识,无脉搏与正常呼吸,测不到血压、无心音,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直线。
Cardiac arrest was defined as the absence of arterial pulsations and normal breathing.
Bobrow BJ,etc.Circulation. 2008 Dec 9;118(24):2550-4.doi:10.1161/CIRCULATIONAHA.108.799940.
心脏骤停是心脏停搏的一种表现,是指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心搏骤停),从而导致有效的心泵功能和有效的循环突然中止。
完全不同于疾病终末期的心跳呼吸停止。
猝死
WHO定义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因不明。
心搏骤停的最恶劣直接后果是猝死。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称为心脏性猝死。其他原因导致的猝死称为非心脏性猝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