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5 物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 物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细胞生物学 任课教师 伍家发 第 五 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种类及其原理; 重点: 1.主动运输的过程与机制; 2.胞吞左右的种类及生物学功能。 难点: 1.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3 思考题: 1. 以钠钾泵为例说明主动运输的机理及生理学功能。 2. 胞吞作用发生的方式及生物学功能。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一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物质运输: 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三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 (一)被动运输 1 简单扩散:(自由扩散) 简单扩散的特点是:(1)不耗能,速度较慢;(2)扩散动力是浓度梯度,扩散方向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研究表明,分子通过人工无蛋白的脂双层膜时是按浓度梯度进行扩散,其扩散速度基本上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及其在油中的相对溶解度.一般较小的非极性分子能很快地扩散通过膜,不带电的小极性分子也能快速通过,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及离子不易透过. 2 促进扩散(协助扩散) 促进扩散的特点是:(1)不耗能,速度较快;(2)动力是浓度梯度;(3)有运输蛋白参加,对扩散的物质具有选择性.促进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不同是有运输蛋白参加,由于蛋白的作用,使速度加快,而且对运输的物质有选择性.运输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或是跨膜蛋白分子复合物,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发现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中. 1)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膜上的跨膜蛋白,每种载体蛋白能与其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变化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载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专一性),载体上有结合点,结合点只能与某一种物质进行暂时,可逆的结合或分离,这样一个特定的载体只运输一类(种)分子或离子,将物质由膜的一侧运输到另一侧,这个过程不需要ATP供能.例如E.coli的编码载体β一半乳糖苷透性酶,可协助半乳糖和其它的β一半乳糖苷通过质膜,而合成透性酶缺陷突变体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β一半乳糖,因为缺乏这种特异的载体蛋白,不能将半乳糖带入胞内.K+载体为一种抗生素——缬氨霉素,它是一个环状多肽的聚合体,由12个氨基酸组成,环肽内部有极性,可将K+?络合固定在环的内部,进行运输. 2)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通常是由若干个亚基构成的蛋白复合物,亚基围绕形成跨膜的亲水通道.目前发现的通道蛋白已达100多种,一般通道外极性弱,通道内极性强,这样便于一些分子和离子通过。 离子通道具有调节性和选择性,这种通道几乎都与离子转动有关,又称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在装配蛋白亚基时就留有缝隙,通过蛋白质照片可以看到上面的小孔,它是由蛋白质构型构象变化造成的.离子通道的特点:(1)具有选择性,转运速度快,可达104~106离子/秒,比已知的任何一种载体蛋白快1000倍以上.(2)通道是门控的,可瞬时开关,一般情况下通道门是关闭的,在受到特定刺激时,门可瞬时开放,故又称瞬时通道.瞬时通道可通过膜电位变化,化学信号或压力刺激来打开或关闭.瞬时通道分为:电位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压力激活通道. (二)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生物膜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运输速度快,效率高,较被动运输快1万至数万倍.主动运输的特点:(1)逆梯度进行,可由低浓底向高浓度运输;(2)需要载体,运输速度快;(3)消耗能量,主动运输要消耗较多的代谢能量.近些年来,主动运输的机制,已发展了由泵作用的概念.动物细胞中主要有以下三种通过泵进行的主动运输. 1 Na+-K+泵(Na+泵或Na+-K+-ATPase) 目前各方面工资料证明Na+-K+泵,实质上就是Na+-K+-ATPase,它是膜中的内在蛋白,作用是将细胞内的Na+泵出胞外,同时将胞外的K+泵入胞内.Na+-K+泵由α和β大小二个亚基构成,α为大亚基,分子量约为120KDa,为催化部分,具有ATP酶活性;β为小亚基,分子量为50KDa.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结合,激活了ATP酶的活性使ATP分解,高能磷酸根与酶结合,发生磷酸化作用,引起α亚基构象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在膜外侧α亚基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合力高,因而释放Na+,结合K+.K+在胞外与α亚基的另一位点结合,促使酶发生去磷酸化作用,使磷酸根很快解离,结果α基构象又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在膜内侧,酶与K+亲合力低,与Na+亲合力高,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由此完成一个循环.这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引起的构象变化交替出现,每循环一次,消耗1分子ATP,同时从胞内泵出3个Na+,从胞外泵近2个K+?. 2 Ca2+泵(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