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讯原理第4章讲述
通信原理
第4章 信 道
第4章 信 道
信道分类:
无线信道 - 电磁波(含光波)
有线信道 - 电线、光纤
信道中的干扰:
有源干扰 - 噪声
无源干扰 - 传输特性不良
本章重点:
介绍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
第4章 信 道
4.1 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 - 受天线尺寸限制
地球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地面上 0 ~ 10 km
平流层:约10 ~ 60 km
电离层:约60 ~ 400 km
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反射
散射
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
散射
吸收
第4章 信 道
第4章 信 道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
频率 2 MHz
有绕射能力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
频率:2 ~ 30 MHz
特点:被电离层反射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寂静区:
视线传播:
频率 30 MHz
距离: 和天线高度有关
(4.1-3)
式中,D – 收发天线间距离(km)。
[例] 若要求D = 50 km,则由式(4.1-3)
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
中继通信:
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平流层通信:
第4章 信 道
第4章 信 道
散射传播
电离层散射
机理 - 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
频率 - 30 ~ 6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对流层散射
机理 -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 - 100 ~ 4000 MHz
最大距离 600 km
第4章 信 道
流星流星余迹散射
流星余迹特点 -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 30 ~ 100 MHz
距离 - 1000 km以上
特点 -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第4章 信 道
4.2 有线信道
明线
第4章 信 道
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
同轴电缆
第4章 信 道
光纤
结构
纤芯
包层
按折射率分类
阶跃型
梯度型
按模式分类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损耗与波长关系
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
第4章 信 道
第4章 信 道
4.3 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道模型的分类: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第4章 信 道
4.3.1 调制信道模型
式中
- 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
- 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
- 噪声电压。
通常假设:
这时上式变为:
- 信道数学模型
第4章 信 道
因k(t)随t变,故信道称为时变信道。
因k(t)与e i (t)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
因k(t)作随机变化,故又称信道为随参信道。
若k(t)变化很慢或很小,则称信道为恒参信道。
乘性干扰特点:当没有信号时,没有乘性干扰。
第4章 信 道
4.3.2 编码信道模型
二进制编码信道简单模型 - 无记忆信道模型
P(0 / 0)和P(1 / 1) - 正确转移概率
P(1/ 0)和P(0 / 1) - 错误转移概率
P(0 / 0) = 1 – P(1 / 0)
P(1 / 1) = 1 – P(0 / 1)
第4章 信 道
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
第4章 信 道
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恒参信道的影响
恒参信道举例:各种有线信道、卫星信道…
恒参信道 ? 非时变线性网络 ?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线性系统中无失真条件:
振幅~频率特性:为水平直线时无失真
左图为典型电话信道特性
用插入损耗便于测量
第4章 信 道
相位~频率特性:要求其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群时延为常数时无失真
群时延定义:
第4章 信 道
频率失真:振幅~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
频率失真 ? 波形畸变 ? 码间串扰
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
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
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
解决办法:同上
非线性失真:
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
定义: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
是非线性的。
其他失真:
频率偏移、相位抖动…
第4章 信 道
变参信道的影响
变参信道:又称时变信道,信道参数随时间而变。
变参信道举例:天波、地波、视距传播、散射传播…
变参信道的特性:
衰减随时间变化
时延随时间变化
多径效应: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即存在多径传播现象。
下面重点分析多径效应
第4章 信 道
多径效应分析:
设 发射信号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