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劳动力转移和谐社会书稿.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力转移和谐社会书稿

劳动力转移与构建和谐社会 盛昕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得到党和政府的空前重视。胡锦涛总书记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农民的日子过好了、素质提高了,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兴起“民工潮”,广大农民离土离乡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时至今日,全国进城农民工已达二亿之多。这些人处于不稳定的就业和居住状态,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权益保障如何,作用发挥如何,不仅制约着城乡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的关系。所以,关注农民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农民开始大规模流动,离开土地,放弃农业劳动,从事非农产业,其中大部分人流入城市做工经商,这种流动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一直到本世纪初形成了人数超亿的“民工潮”。人们把这些从农村、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称为“农民工”。“农民工”的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民工是指进城打工的农民。广义的农民工是指从农民中率先分化出来、与农村土地保持着一定经济联系、从事非农业生产或经营、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而不具有城镇居民身份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近年来,社会广为关注的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农民工”这一概念,既有职业特征,又有社会身份特征。从职业上看他们是工人,从社会身份看他们又与有城镇户口的工人不同,他们的户口是农业人口户口——他们仍然是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工这种身份的差异,造成他们在社会地位和国民待遇上的许多差异。农民工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民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十一五”期间农村发展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生产的大发展。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正是就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是就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目前,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全省已有60万农民从土地转向畜牧业、林业和多种经营,有305万人转向二、三产业。特别是一些外出打工有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农民回乡创业,更直接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哈尔滨市呼兰区已涌现出明达集团、志华集团、春城公司等农民创建的大集团、大公司20多家。其中,资产超亿元的就有3家,在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更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为实现耕种手段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1200多名农村劳动力有1170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全村仅有30余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26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典型。 (2),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渠道。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构成看,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0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2.5%;到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2.2%。3年间全省农民劳务收入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2005年与2002年相比,农民人均增长了33%,而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增长了1.36倍。齐齐哈尔市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已占人均纯收入的36.1%,绥化市的一些县已超过50%。事实证明,没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就没有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地持续增长,农民收入越来越依靠劳务收入的增长。 (3),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提升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无论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建设新农村,农民都是主体,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靠文盲、半文盲、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建设新农村是不可想象的。新农村的农民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更是不协调的,甚至会滞缓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不仅使农民积累了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见了世面,开了眼界,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