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Ⅱ).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Ⅱ)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 1.(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8题)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题)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3.(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4.(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7题)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5.(2011年江苏高考题1题)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6.(2008年广东高考4题)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7.(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15题)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④ 8.(2011年海南高考2题)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9.(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6题)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6—17题。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10.(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5题)《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1.(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看到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