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墨现性 殷双喜.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水墨现性 殷双喜

殷双喜 90年代以来围绕现代水墨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现代水墨能否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 以及它在世界艺术中的文化身份的问题,比起80年代中国画在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冲击下的 危机与生存问题,现在更为紧迫的是水墨画面向新世纪的发展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与 深化,是在中国社会在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中呈现的,与此相联系的,即是 水墨画中的现代主义倾向,其中的核心观念是现代性,即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现代水墨画 发展中的现代性,作为视觉艺术的水墨画中的现代性与作为社会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有何 关联与区别。 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对现代性的不断认识过程,即水墨如何追随时 代,它何以才能不断追随时代的问题深化史。还在20世纪初,林风眠就注意到中国画在现 代社会的地位失落,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将这一现象与中国画的形式问题自然地联系起 来。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中,他指出:西方艺术,形式上构成倾向于客观一方面, 常常因为形式之过于发达,而缺少情绪之表现……东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向于主观 的一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达情绪上之所需求,把艺术陷于无聊时消 [1] 遣的戏笔,因此竟使艺术在社会上失去相当的地位(如中国现代)。 林风眠先生在这里 点出传统水墨画衰落的要点在于把艺术陷于无聊时消遣的戏笔,即脱离于时代生活的个人 笔墨游戏,但他也敏锐地指出,艺术家要表达出与时代气息相呼应的情绪,必须从形式入 手。这正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革命的切入点,从印象派开始,现代主义艺术诸流派正是 通过艺术形式的革命,进而达到对现代社会敏感而又深入的表现。如此我们也可以将20世 纪中国水墨画的变革史,理解为艺术语言的形式变革史,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争议的, 即是西方式学院艺术教育体系的引入,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水墨教育和创作的激烈冲突。在 20世纪初期,林风眠还没有明确提出材料与媒介的概念,但他本人的实验,确实是不再拘 泥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材料而取中西融合的道路,在艺术形式上(如构图、用笔、色彩等 方面)都采用了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方式。可以说林风眠的艺术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后期 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具有先驱性的深远意义。 如果我们希望中国水墨能够在新世纪具有跨越地域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就不 能只停留在纯形式的层面,而需要将中国水墨画系统内部的问题研究转换为更为开放的 从水墨角度对现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特别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从而探讨当代艺术 何以通过形式的革新而达至现代精神的探索与表达。以往有关的艺术史研究,往往将艺术 史看作是艺术语言和自律性的发展史,晚近以来的西方艺术史界,对艺术史的研究似乎有 重新回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方法的趋向,有关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现代艺术的形式变 革,都已被置于现代城市、现代工业与科技的历史场景中加以观察。 有关现代城市与现代艺术及其形式的文化研究,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有过清晰的描 述。他看到了19世纪中叶开始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相应产生的新美学,乡村的封 闭让位于旅游、让位于新式交通工具(汽车与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刺激(比较一下中 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3,私人汽车激增,火车不断提速),让位于城市广场、 海滨的快乐,我们在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马戏、赛马、酒吧、郊游等中 产阶级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海滨浴场、火车站、大剧院等有别于传统乡村的城市公共活动 空间。这种城市生活的突出特征是强调其视觉性,这是因为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 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到) 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质,它包括渴望行动(与观照相 反)、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份的了。 [1] 转引自《江苏画刊》1993年第3期第40页。 [2] 城市不仅是一个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劳动中心、 政治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它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主要属性为多样化和兴奋的独特生 活方式的象征,建筑、桥梁、街道、高速公路,这些钢筋混凝土的物质结构,启示了现代 人的空间意识和理解,以空间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结构主义和立体主义,成为20世纪现代艺 术的基本形式流派。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的反应: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 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在日常的感官印象世界里,由于通讯革命和运输革命带来了运 [3] 动、速度、光和声音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又导致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 随 着城市数目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了。正是这种对于运动、空 间和变化的反应,促成了艺术的新结构和传统形式的错位。纵观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 诸多的艺术流派都与城市的生活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