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运专线桥验标0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建设[2005]×××号
客运专线铁路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报批稿)
2005-××-×× 发布 2005-××-××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
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05年××月××日
2005年·北京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5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5]84号)的要求,为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建设需要,实现质量一流的目标,而进行编制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了国际先进标准,充分体现了客运专线铁路的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坚持了“调整地位、验评分离、充实内容、严格程序、强化检测、明确职责”的编制原则。本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了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的要求,全面核查工程质量状况;
2.强调了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能,主体结构质量实现零缺陷,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的需要;
3.明确了建设各方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具体质量职责,可操作性强;
4.规定了工程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保证质量,保障安全;
5.规定了质量检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质量数据做到全面、真实、可靠;
6.统一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资料管理与保存的要求;
7.提出了对参加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各方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的要求。
本标准应与《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等客运专线技术标准配合使用。验收过程中,当涉及结构安全、系统功能部分的设计文件或设计规范的要求与本标准有差异时,应以标准高者为依据。
本标准共分17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处理,明挖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墩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结合梁,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架,板式刚构连续梁,支座,桥面附属设施,涵洞,桥涵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等。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北京市西客站南广场中铁工程大厦,邮编:100055),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羊坊店路甲8号,邮编: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建筑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唯一、盛黎明、林荫岳、刘建廷、薛吉岗、陈良江、李兴华、文望青、王振华、田松、李裕和、马丽华、彭维耀、王兴铎、邓加华、翟国钊、张瀚。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3)
3 基本规定…………………………………………………………(6)
3.1 一般规定……………………………………………………(6)
3.2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7)
3.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6)
3.4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17)
4 地基处理…………………………………………………………(22)
4.1 一般规定……………………………………………………(22)
4.2 换填地基……………………………………………………(22)
4.3 重锤夯实……………………………………………………(23)
4.4 强夯…………………………………………………………(24)
4.5 挤密桩………………………………………………………(24)
4.6 砂桩…………………………………………………………(26)
4.7 碎石桩………………………………………………………(27)
4.8 粉喷桩………………………………………………………(28)
4.9 旋喷桩………………………………………………………(29)
5 明挖基础…………………………………………………………(31)
5.1 一般规定……………………………………………………(31)
5.2 基坑…………………………………………………………(31)
5.3 混凝土基础…
文档评论(0)